>这本身没有什么特点,但画面上的人每天就坐在网吧前迎来送往,就如同画面上的一样亲情欢娱,也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好奇和关注。
小区里跟4位老人相识的人,走过来总要赞赏几句。更多不相识的人,总是比照着灯箱画来猜测他们之间的关系,议论其中的奥妙。
把孩子补充到画面上,最初合现实的状况。上网玩电脑、聊天的主流还是青少年,更好地吸引他们过来,是网吧盈利的主要手段。让人感兴趣的是,灯箱上的两个孩子特别可爱。一个剪短了头发,一个留着小辫子,脸盘是一模一样。
这是周虞的妙想,是电脑“克隆”的效果。把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补充到画面上,也最符合很多老人的心愿。
夏季来临,文源小区门口晚上有不少排档。就餐的人们总是被这新奇的景象吸引,总认为画面上是一对双胞胎孩子,却难以断定孩子的父母。
很少有人看见画面上的安作,今晚安作也来了。三家人又一起吃喝聚会,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似曾相识的人过来打听:“怎么没见孩子?”
“在里边上网呢。”
4位老人都是这样回答,也都觉得特别欢悦。
经常来上网的两个初中女生,走进网吧不一会儿就出来了,一人手上拿着一个精美的笔记本。
胖脸的女生走到赵淇面前,恭恭敬敬地问:“奶奶,能给我俩签名吗?”
赵淇意外地说:“奶奶不是歌星、也不是明星,给你俩签名没有用呀。”
“我俩觉得虞美人是明星,你们也是网星。”另一个瘦脸的女生说:“灯箱上的你们一家人都是明星,可亲可敬,绝对值得崇拜。”
两个女生的话让人感动,赵淇动情地看着一圈人,亲切地问:“你俩想叫谁签名?”
“全家福当然要全了。”两个女生异口同声,捧着笔记本说:“一个都不少才有意义,才珍贵。”
两个初中女生的率直感染了大家,周虞和郑嘉源欢笑着,催促老人给女生签名。这也是一种乐趣嘛。
4位老人一辈子跟图纸、测试报告打交道,不知签过多少名;但第一次被人当作明星追崇,第一次象明星那样签名,还是激动不已。
他们戴着老花镜、握着钢笔的手指不住地颤抖。赵淇和曲冶两位母亲,竟然泪花闪闪,而她们的老伴周留柏和郑召善却是笑呵呵的。
象是有约定,老人们的签名也是按照灯箱画面的排列顺序;两位父亲在外签名,母亲居中签名。周虞和郑嘉源接着在父母之下签名,中间空着留给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