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她的轻声吟诵:
空庭寂寂,帘卷幽香细。柳色浅,花荫碎。燕斜波影近,鸭憩春池碧。娇慵 甚,闲来倦向黄昏倚。 一片横塘水,几度凭栏意。芳草远,斜阳醉。弄弦歌 宛啭,顾影衣清媚。人去后,相思如缕无从寄。
昏暗的竹林里,我看到她背光而坐,只有手边露出的半管洞箫闪着幽光。我恍惚地听完吟诵,低首轻轻一叹,一阙《天仙子》脱口而出:
小院清秋听夜雨,衰飒寒桐知几许?人生聚散总匆匆,天涯旅,芙蓉浦,又 是西风愁起处。 一瓣心香兰麝吐,旧日山盟应记取,裁成红笺未成眠,殷勤 语,离别苦,挑尽银灯天欲曙。
她站起身来扭头看我,可是竹林里太过幽暗,我无法看清她的容貌。“好一个相思如缕无从寄,林一若为寻知音而来,请小姐现身一见。”她一直没有说话,我只好大着声音说。竹林里的她没有应声。
“小姐要拒我于竹林之外吗?”我等待片刻又说,“小姐的才学令人敬佩,只是你的冷漠让人不敢恭维。” 她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把身形移动得离我越远。
“没听见我的话吗?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厌恶香粉,为什么会吹《陌上别》?”我紧紧盯着她隐身的地方,着急地大喊。竹林内始终沉默。半晌,我遗憾地走开。其实,我若多等些时辰肯定会看到她,因为我走之后,她肯定会踩着玲珑碎步从昏暗的竹林里出来,她肯定会抬头看看太阳。我猜想,能把一首词吟到疼痛的女子,她看太阳的时候,眯着的眼里一定是旷世的忧伤。
第二部分:南京第一美人铁笛公主贺寿
我想不起来和铁笛公主怎么样被别人的嘴联系到一起,只记得这个皇宫上空乌云依然密布的午后,黛妃娘娘和铁笛公主在芳泽宫里说笑着散步赏景,金兰公主从远处走到黛妃娘娘身边。
王狄和几名宫女不远不近地在她们三人后面跟随,王狄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左顾右盼,其实是在熟悉大明皇宫里的地形,因为他心里一直藏着一把诛杀朱元璋的弯刀。
黛妃娘娘对女儿金兰介绍说:“这是蒙古的铁笛公主,专门为我贺寿来的。她还带了上等的香料,刚才说要在那天叫我高兴高兴,让她带来的研香师和南京的研香师比比本事,你说找谁来呢,林一若怎么样?反正他那天要进宫送香粉。”
金兰赞叹地说:“普天之下没人能超过林一若。”铁笛公主并不服气:“也许这个人研香的手艺不错,但是没比之前谁也不会预知结果。”
金兰不以为然:“林一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