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原稿。”
王冠华过去,只见箱子内整整齐齐地放着许多钉装成一迭迭的原稿,足足数百本之多。
悦时泪盈于睫,“父亲一生的心血结晶都在这里了。”
冠华肃然起敬。
悦时轻轻取起一本,打开来读。
看了一会儿,她愣住,一脸不置信,又取过第二本。
冠华问:“是小说还是散文?”
悦时不答:又取过第三本第四本来翻开。
“怎么了?”
“你来看。”
悦时的表情震惊兼困惑。
冠华充满疑惑,是怎么一回事?
他接过原稿来读,一本、两本、三本,以致十本、二十本,他一边看一边流汗,他与悦时两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尤其是悦时,像是给人重重打了两记耳光。
“怎么可能,”她喃喃地说,一边坐倒在地,“他不是个作家吗。他写的,竟是这些。”
一本本厚厚原稿,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宇,悦时自童年起天天都见父亲伏案苦写,写得背脊佝偻,写得头发斑白,原来他写的,都是这些。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二日天晴,中午起来,漱口洗脸阅报,无大新闻,早餐吃面包香肠,已经吃腻,明日最好改吃粥,阿姨来电,说下个月决定移民,下午无事,上街买书看,分别为……”
这是世上最详尽的日记,他把生活中每件琐事都记录下来,连橘子几多钱一斤都写得一清二楚。
最可怕的是,一连几十年,他天天都在写早上几点钟起床,晚上什么时候休息。
这种文字怎么出版,他怎么好算作家?
悦时张大了嘴。
父亲骗了她几十年。
他假装怀才不遇,其实根本没有工作过,这个家,多年来全靠母亲一人苦苦支撑。
悦时声音颤抖,“妈妈可知此事?”
冠华轻轻问:“你说呢?”
“她一定知道。”
“是,但是她默默容忍了廿多年。”
“那是何等样的忍耐力。”
这是老式妇女愚昧可怜的美德。
“真的没有其它原稿了吗?”
他们把两只箱子都翻出来,细细查阅,没有,一本小说也无。
悦时颓然。
原来母亲一直用爱心供奉的,是一个这样的作家。
悦时用手抹出眼泪,而她居然还对母亲不敬。
“来,”冠华说:“喝杯热茶。”
悦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她听得大门响,呵,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