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们怎么觉得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觉得的问题。而且我可以把话撂在这儿,我儿子接这个班,一年,只要一年时间,等明年舒雅毕业了,就还给她。”
韩厂长心里冷笑,现在答应的再好有什么用,当他没见过赖帐的人吗?现在答应的干脆,等兑现的时候一推二五六,还能绑了他当下酒菜?更何况,现在政策一年一个样,谁知道明年又是什么政策。
“我们可以写保证书的。”舒传社加了一个重磅炸弹。
其实光舒家人闹,只要舒家姐妹坚定立场,厂子里的领导是不会改变立场的。不然当领导的威信是什么,市场里的大白菜吗?刚答应一毛钱给你三斤,扭过头就说大白菜不要了,不然你一毛钱给我三斤土豆。当厂子是你家开的,闹着玩呢?
韩厂长笑了,“这不是保证不保证的问题,接班的事厂子里已经安排好了,金明天接班也是有条件的,他得把舒家小姐俩照顾到长大成年。我知道几位失去亲人,心中悲痛难忍,但您自己也是国家干部,相信更加知道不管什么决策,都不是我们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
开什么玩笑,厂子里原本是想用一笔抚恤金,加抚养费把这件事给了了。能少进一个人就少进一个人,这年头用工指标多稀缺啊。还不是金家外公太精明了,逮着姐妹俩没成年,需要大人照顾,硬是把金明天给塞了进来。
加上厂长这个年纪,随时可能退休,又是他当年亲手将舒自立招到工厂的,年纪大了就容易心软,这才同意。就算是这样,厂里的领导也开了一茬儿又一茬儿的会议,还往上跑了好几趟,就这样转正的指标上头还捂着呢,说是下个月才能下来。
临时换人,等于以前的工作全白干了,又要重新再来一回。这一回能不能成功,都是说不准的事情。谁愿意揽这桩事给自己和厂子找麻烦呢,肯定是能推就推的。
舒家老太太冷哼一声,“我们舒家的孙女,不需要外人照顾,我带他们上省城,过城里人该过的日子。我们不是稀罕这个工作,就是噎不下这口气,不能叫外姓人占了我们舒雅的东西。”
韩厂长倒是挺佩服舒家老太太,城里人就是不一样,不像乡下老太太只会又哭又闹动不动撒泼打滚。人家的架子端的高高的,摆事实讲道理,还顺带鄙视你一顿。句句挑不出毛病,但又句句膈应得你难受,埋汰人都不带一个脏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