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道理众所周知,但与虎谋皮总比无计可施要强上许多,主上现在需要的是立足东宫。”安姓幕僚反驳。
这话可说到了硕亲王的心窝窝,一直没被立为太子是他的心病,总觉得父皇还有其他的心思,一日不主东宫,他心一日不能安宁,尤其现在席瑜锋芒毕露,他总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要被压一头。
硕亲王的担心可不予道理,如今席瑜虽然位分次于他,但其他各方面未必就比他差,尤其这次席瑜回京之前,盛德帝已经民企孤儿表示会论功行赏,这镇守边关的功劳的尚且没清,又解决了一桩命案,想也知道肯定会重重有赏。
到那时他还有什么优势在,拿席瑜没被皇家认可之事做文章又能做多久?改姓不就是父皇一句话的事儿,每当想到这里,硕亲王就是止不住的担惊受怕,曾经以为唾手可得的权势,现在在一步步远他而去。
“安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说此案可办下去,但谁办下去不是办,只要镇西王不参与其中,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曹姓幕僚笑呵呵的说道,因为他话中的意思过于明显,书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这边。
“主上现在被圣上禁足在府上,手万不可伸得过长,要是引起圣上厌恶就得不偿失了,这金陵之事我们无能为力,但席家可在我们眼前头呢。世人皆知镇西王重情重义,如若现在大理寺卿席勤出事儿,镇西王应该没有心情再继续办案了。”曹姓幕僚继续说道。
硕亲王听到后来越听越有道理,——敲山震虎,不失为良策。席勤血缘上是席瑜的嫡亲舅舅,但之前可做了他十多年的父亲,感情向来深厚,如若席勤出了意外,席瑜指定不能安然断案。
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硕亲王已经皱了几日的眉头舒展开来。
其他幕僚却没有因此乐观,他们为幕僚,担当的就是出谋划策之任,虽然都明了夺嫡之战只看结果,成王败寇。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绝不祸及子嗣亲人,这是大仇,一旦招惹上,后果不堪设想,大理寺卿谁不是镇西王生身之父,但感情上可与亲生父子没有什么区别,动席勤就是动席勤筋骨,虽然可能一时牵制住席瑜,但以后呢?他们主子能否承受得住镇西王的报复?
身为幕僚,最擅察言观色,他们主上显然已经有了主意,他们也不再劝,心下的心思却不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