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照理说在这些人跟前,沐彦卿都是应该自称晚辈的,不管是年纪还是阅历亦或是官职都应如此,但是因着孟先生和沈先生的关系,他们变成了同辈,如果实在私下里,自然什么都可,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沐彦卿私以为一切还是照着规矩走比较好。
至于沐彦卿为何在进门外就能预料到门里的情况,一是因为他了解自家先生和各位师兄,先生少有的几次面对沈先生自然而然会露出敌意,这种的敌意倒不是真切的希望对方如何不好,更接近于一种竞争心态。
他都能感受到,何况是跟在先生身边更长久的几位师兄,与他和阿瑜不一样,几位师兄可以说是先生一手抚养长大,虽说现在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功成名就,但是对先生还是颇敬重。
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说两位先生之间的比拼主要看什么,不就是看他们成长的质量。沈先生一个学生——王麟之压了先生近十年,就现在来看,王麟之只要依照现在的势头继续走下去,以后的成就可以压过他的几位师兄。
王麟之有得天独厚的家世,王家虽然有实权,却几近无根基,王首辅这一代才走到了各世家的前列,这也是王家得以重用的最大原因。
时地利人和,王麟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崛起的。王麟之起点太高,与他同时期的学子都追不上,何况是后培养者。这大概是两位先生在多年前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
想想,同门的师兄弟,一样名满天下,却总被压一头,甚至可以预料到此后几十年都要被压一头,但凡有点血性的人哪能忍受的住,以沐彦卿对孟先生的了解,反正先生肯定是忍受不了的。
先生平日里看起来儒雅温和,却是个有点固执的性子。再加上先生每次看见沈先生都会不由自主露出不一样的态度,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着这两位先生之间持续多年的竞争。
沐彦卿一直在想,十多年前先生突然回京很可能是因为阿瑜,或者说有着独特身份的席瑜。
“我记得先生在时把庭益先生的一副真迹交于你,当时我还不服气,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起码你门下还有对之感兴趣的。”沈菁沈先生笑着说道。
沐彦卿倒是没有想到先生书房中的那一幅字竟然是师祖传下来的,不过他没有即时回答,沈先生这话面新概念是对着先生说的,他们做晚辈的只安分听着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