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之后,近侍就宣布了这个消息,然后大殿内的数百精英都是感觉到——新的变革已经到来了!
(当然在这之前,杨嗣昌还要玩上一出三推三让,实在谦让不过,才勉为其难当这个皇帝的把戏,不过他当皇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也就一笔带过)
甚至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有些人还是非常欢喜的……例如刘宗周。
其实刘宗周一开始只是来参加这场开国盛典的,可是既然他来了,杨山芦又怎么会放他回去呢?(如果黄道周也截胡的话,估计崇祯皇帝要和他吹胡子瞪眼了!所以杨山芦就给他留了一个)
所以杨山芦在和他经过一番密谈之后,又让宝贝媳妇儿刘红鲤出马,用帮助孙女婿治理国家的名义,这位才半推半就答应下来,出任育才部的尚书!成为新帝国十一位尚书之一。
当然,刘宗周的这种改变如果放在以前,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要知道以前在大明的时候,他和杨嗣昌就是死对头,甚至比老死不相往来还要严重!
不过现在嘛……在杨山芦从中作为润滑剂的情况下,两人早已经放下成见,握手言和了……都可以算是儿女亲家了,而且也都是为了国家富强,忧心忧国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所以还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吗?
并且老实说刘宗周的才干,只适合于治学,不适合当官(也就是像他之前出任的大明官职,像什么工部侍郎(掌管全国交通运输、土木、各大制作所……),左都御史什么的(专门负责弹劾人),并不适合。
那时的大明官场一片黑暗,吃拿卡要,收受贿赂盛行一时,以刘宗周的耿直那是做不来的。
包括老刘头性如烈火,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不论是在魏忠贤年代,还是崇祯当政的年代,乃至是最后南明福王的年代,他以一个单纯的文人去搅合官场的黑暗,只能落得一个处处碰壁,最终的命运无不都是罢官免职,黯然回乡)。
但是现在,他出任这个育才部的尚书,还真的是非常的适合,因为育才部的职能非常单一,只抓教育这一块,专管做学问!这比之前老刘头当什么工部侍郎,左都御史之类的,要太对胃口了!
或者说这也是一种螺丝钉理论,只要是放对了位置,就算是一颗螺丝钉,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不要说是刘宗周这样一位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