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正规精锐部队,幸勋方是拼尽全力“追击”敌军了两个月的临时部队,且人心已散,真的只用了半天,一方就开始节节败退,当然这一方不是尚锦楼部,而是幸勋部!
在接下来的一天内,幸勋部多次失利,人心惊恐不安,上到将帅,下到士卒,越打越想回上谷大本营种地,可是后路已断,将士们越杀越心酸,越打越疲惫饥饿,渐渐的便有士兵偷偷逃跑。
幸勋一看,怒从心间来,逃一个便被他射杀一个,幸勋的谋士见这也不是个办法,便提议说:“应当全军渡过彰水北上,抢回邯郸,安排主将镇守。邯郸城乃粮草之仓也!有了粮草再稳定人心,人心大定后,再以邯郸为根据地,北可收复河北全部地区,东可图河东地区,跨越太行山可图山西大部,主公霸业可成也!”在有些情况下,这绝对是个不错的作战策略。
幸勋于是下令后退北上,那么问题来了,尚锦楼的“节节败退”是全军上下商量好的一出群戏,自然无损军心,败得“众志成城”!幸勋撤退却是临时起意而为之,兵士们并不知道幸勋有图邯郸之志,只以为他是下令撤退逃跑,人心更加惶惶不安!士兵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向北“仓皇而逃”,那阵势仿佛慢了一步就会被敌军斩下头颅,尽有踩死同僚的情况发生!
这时候尚锦楼领着他的一万精锐追赶上来,斩杀幸军兵士们的头颅像砍地里的冬瓜一样容易!
尚锦楼穷追不舍,幸勋自认为武功盖世,便回马欲与尚锦楼一决雌雄,以保全他此番失利的颜面,没想到才十个回合,他便被尚锦楼的宝剑所伤!
他戎马一生,并不将这点小伤放在眼里,又不顾一切再与尚锦楼厮杀,又过了数十招,一招不慎,他的头颅便被尚锦楼斩于马下!
主帅已死,幸勋军一时群龙无首,残军更是四下逃窜,尚锦楼下令手下军士活捉幸军其余将领,并不对急着逃命回老家种地的幸勋军低阶兵士赶尽杀绝!
......
长安城此时亦是人心惶惶,自从尚锦梁出征以来,形势一片暗淡,多有“不敌”的消息传入宫中。
水听雨听着宫人们说突厥的战事,忧心忡忡,连带着饭食也吃不下去了!
孟太后看在眼里,劝道:“两军对垒,胜负乃兵家常事。”
义兴帝也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