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锦梁换了朝服才去了御书房。
曹谦正在御书房等他:“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尚锦梁虚扶了他一把,说:“国丈爷快请起。”
曹谦心虚,别人不知道他这个贵妃之父是怎么回事,他自己还不知道吗?哪里甘当“国丈”二字?故顾左右而言他:“不知陛下私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尚锦梁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他还没有从糟心的后宫杂事中回过神来。
曹谦也不着急,只一味恭谨的垂首立于下位。
尚锦梁闭上眼一会儿才睁开,淡淡地道:“我看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日益突出,想重新设立先帝做摄政王时曾推行的“政事堂”会议,并有你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知卿意下如何?”
曹谦喜不自胜:“皇上英明。”
原先还在前朝的时候,朝庭就实行三省六部制,尚楚雄在前朝把持朝政以来,朝廷的政令都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再交由他过目,等他盖了掌印,尚书省再去执行。
原先建立“三省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施政错误,但渐渐的“三省六部”效率低下的缺点越来越严重,先帝在位时,中书令亲自起草好文书后,门下省那批官员必然会提出质疑,审核便不能通过,中书令的部下不得不去取回文书,等中书令再次起草后,又交由门下省审核,但仍然不完全排除再次被质疑,审核不能通过的结局,再由中书省的官员取回,往往一条政令要如此反复数次才能交到天子之手中,效率格外低下。
等一条政令施行下去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晚了。
因此早在前朝的建宁十七年,尚楚雄便主张设立了政事堂,让中书令当着门下省各个官员的面起草文书,尚书左右仆射轮流参加议事。并有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各房堂后官观政并分理各政事。
曹谦看着尚锦梁脸色不好,话说的有些犹豫:“可是这样依然解决不了官员冗杂的问题,反倒更加新增了官员的数量。”
“不碍事,除了你这个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外,其他的五房官员全从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担任。并不多处官员职务,至于原先说的裁减官员职务的事,以后慢慢来。”
挥手让曹谦退下了,他随即沿着宫道去了尚书省。北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