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凉了。”
金风送爽,九月将近。
太后头疼了多日的段赵一案,终于尘埃落定,出了个还算中肯的结果。
赵谷被贺廷尉迟来的一本参奏,落了个死后依然名声狼藉的下场。
想要填他的案子,实在容易至极,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随便哪一件拎出来,都是死罪。
往日无人动他,一是他这些年对太后忠心不二,在政权易主的纷争里站对了队,二是朝廷无人可用,太后也的确需要他。
如今,他已死,太后要保段升,自然不会再顾全他任何。
之后,
段听兰通jian一案,贺同章从中做了些文章,监廷司随后便出了个赵谷诬陷的案结。
至于孟开,他因联和赵谷构陷大臣,恐多生枝节,被太后匆匆处死。
如此这般费力,段升终于从死罪里脱身。
另一方面,为了平息长欢殿的动静,如了众人的意,太后不得不分了相权,另一层意义上革了段升的职。
相权三分。
我朝太宰延续了几百年的一人之下的大权在握,终结在了段升这一任。
谢欢提二品太守为一品官阶,担任礼事兵司;另又设了一品太尉,掌管工刑典法。这两个官职,从今往后便同只负责吏职户行的丞相平起平坐。
白慕石远在北境,太后的意思是等他这个二品太守回朝后,顺势借论功行赏提拔了他。
而太尉一职,谢欢自然是提名了本案参奏有功的贺同章。
原以为太后多少会阻挠,不曾想,他只说了一句话,贺同章便直接官袍加身,稳坐了高位。
这让谢欢心里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
上一次太后这样爽快,还是当年他提议举贤科考,而错失了还政之事。
他心里担忧,却也做不出什么,眼见北境民乱引起的怨声正盛,还政一事只要再等些时日,似乎又能搬上朝堂,
然而,
太宜宫忽然搬旨,太后要下诏举贤。
传国大玺印的红章,旨上宣称:‘战乱平息,国之将稳,朝中求贤若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