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御水决,叫泉眼涌出的水洗净了洞府里的每个角落,填满丹房里摆着的水缸。他做这些事很顺手,也很轻巧,并不觉得麻烦。他一个人住得久,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虽说此类的杂务并不用他亲自动手,只需使几个小法术,不过等到他做完时,也已经过去了小半天。他看看太阳已经偏西,转身关了山门,到丹房去炼制辟谷丹。
天气晴好时,任鲥经常拎着药锄在山上采药,放在门口晒干了,凑够一张方子就炼一炉丹。他平时炼制的一应丹药中,辟谷丹是最简单的一种,材料也只有茯苓芝麻等数味。茯苓是他亲自在松根上采来,至于芝麻等物,则来自山下乡民的馈赠——附近的乡民时常带着礼物前来,求他把家里体弱难养活的孩子收为徒弟。
不过任鲥没什么慈悲心肠,对这些寻常凡人的孩童没兴趣更嫌麻烦,从来都只是置之不理。若对方执意不肯走,他也就只好将炼的药舍出去一丸,只当是买个清净。不过这行动可能起到了反效果——自从他将丸药送出去,每年里带着孩子来找他的人似乎更多了。
和其他的杂事不同,炼丹是个细致活儿。就算是炼这最简单的辟谷丹,也得端端正正坐在炉子前头看着火,时不时加一块木炭,或是添上一点风。保持温度稳定,在恰当的时候开炉,早一刻,迟一刻都不行。任鲥虽说通晓五行道法,本身并不怕火,但天性还是更喜欢水,在丹炉前面待久了,总觉得皮肤发干,眼睛发涩,难受得厉害。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任鲥才会觉得收一个山下的孩子来洞府里做个童子,平时做做看火应门的杂事,或许也不坏。
不过这种事只能想想,要养活徒弟可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每日准备三餐,过年的时候还要给预备新衣服,况且小孩顽皮,谁也不知他能搞出什么麻烦来。总而言之,若在洞府里养个徒弟,平时的杂事非多出十倍不可。任鲥可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这丹药……还是他自己炼吧。
任鲥将丹炉架好,伸手摸一摸炉下放着的木炭,就点着了火,开始炼丹。
炼丹要求的步骤非常细致,哪怕稍微弄错一点,丹药的品质都会大大下降。任鲥正小心翼翼地将材料一样样加入丹炉,忽听外面一阵门响,他走了一点神,手上一抖,就把本来应该分两次放的芝麻一遭倒进了丹炉里。
任鲥皱了皱眉——不知是谁来得这么不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