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罗子陵,尚且是个热血少年,撞见这样的不平事,心中动了义愤,又看琴娘家破人亡的凄惨情形,不由想起自己的身世,同病相怜之下便替她报了父仇。琴娘孤苦无依,得罗家收留。
罗家并未将她视作奴仆,但琴娘深念恩惠,甘心以侍婢自居,多年来侍奉罗子陵衣食住行,可谓无微不至。罗家家传渊源,她在罗家长大,亦深受熏陶,习得了一手好琵琶及一身武艺。
随后,罗子陵动身往边关谋划前程,她不畏辛苦,跟随前往,侍奉左右。
罗子陵倒想将她留在江南,但琴娘却绝不肯依从。
边关荒凉,连壮年男子都觉艰辛,更不要提一个正在青葱年纪的姑娘。但琴娘却并无一句怨言,倒是凭靠着女子那细腻心性,琢磨饮食居处,想方设法令罗子陵过得舒坦些。那一手婉转琵琶,更是边关军中少有的风景。
如今仗已打完,他们即将返京,罗子陵有家仇在身,身份又多尴尬,带着个女子不甚方便,所以才求肃亲王收留琴娘。
这都是面上的话,底下其实他另有一段心事。
这么些年来,琴娘虽说从不曾表露过心迹,但罗子陵明白她对自己的心意,便是连性格粗犷的于成钧都察觉出来,他如何能不知?
并非琴娘有什么不好,他也没什么门阀之见,却怎样也不肯接受这样一份感情。
原因无他,除了死去的娘亲,他罗子陵压根就不相信这天下的任何一个女人。
大约是因着家中那场祸事,淳妃的手腕在幼年时代的罗子陵心中落下了极深的阴影,直至如今。
越是美丽的女人,越是花样百出,真切动人的言辞下面不知藏着怎样的心机。为达目的,她们什么话都说得出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于成钧屡屡在他跟前显摆炫耀自己的妻儿,总说王妃如何贤德艳丽,是名满京城的美人,又如何能干,只不过一夜就怀了孩子。如今仗打完了回家,他便可同妻子孩子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了。
但罗子陵冷眼看着,却不觉那素未谋面的肃亲王妃多将于成钧放在心上。
京中每有家书到,于成钧总是欣喜若狂,从字里行间中抠着陈婉兮对他的思念情意,然而罗子陵隔着纸都能感觉到陈婉兮的冷淡——每封信不过寥寥数行字,除却官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