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了这些事?
无法可施之下,于瀚文索性托病不出,龟缩在太子府邸之中。
除整肃军队这烫手山芋外,陕西山西河南三地的蝗灾也日益剧烈。
蝗虫铺天盖地的袭来,凡过之处,必定寸草不生。
而当地的百姓,因迷信无知,还将蝗虫当作神物,向什么蝗娘娘叩拜祈祷,并不肯除虫灭蝗,地方官员三令五申的禁止,也无济于事。
这件事,也上报到了朝廷。
明乐帝责问谁肯去治理蝗灾,也无人应承。毕竟,蝗灾比水灾、旱灾还要棘手。
朝政如一团乱麻,连着中秋佳节也添了几分惨淡。
八月十五这日,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和亲王于炳辉却宴请了几个交好的官员贵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于炳辉挥退了伶人,便问道:“朝廷如今这个局势,诸位可有见解?”
众人纷纷摇头,皆道:“如今不是时机,王爷切莫妄动。”
于炳辉见他们并无个确切的主意,便看向司空珲,问道:“司空大人,你在翰墨司,往常也最受父皇看重,消息该灵通些。”
司空珲莞尔一笑,阴柔如美玉的脸上,波澜不起,丝毫不为于炳辉这羞辱之言动怒,他放了酒盅,说道:“今时不比往日,皇上如今政务繁忙,在下也甚少得见圣颜。在下所知,与诸位也并无二样。”
于炳辉听着,面色顿时一沉。
席上便有人嘲讽道:“直白说,你失宠了呗,找么多借口作甚?”
司空珲倒也不以为忤,微微一笑,转而向另一人道:“谭大人至始至终不言不语,不知有什么高见呢?谭大人是科举入仕,想必见识不同于常人。”
话音落,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落在了一人身上。
这人一身弹墨衣衫,面容清雅俊逸,腰背挺直,如孤松瘦竹,正是谭书玉。
自适才起,谭书玉便只饮酒听曲,间或吃上两口蔬菜,耳听众人聒噪,只是默然不语。
此刻,他见司空珲将话柄丢了过来,方才放下筷子,淡淡言道:“我同诸位意见一致,如今时机不好,王爷不适宜出来。”
于炳辉将手在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