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阿六,快给我个暖炉烤一烤。”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一张白净而瘦的面容,少年裹着狐绒,声音细得似清涧流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城?”
马夫阿六的额头上渗满汗水,嘴里冒着白气:“贺连少爷,暖了手,快再练练曲子,千里迢迢接你来,要能被崔叔看中,留了长安,韶娘在府中也好过些。”
满地是土,土像金粉与香膏,满地是脚印,印子像凤儿抖落的羽毛,坐在地上的男孩听着主仆二人的对话,颠三倒四地又站起来,手里抓起一抔长安的土。
他生在岭南韶州,自幼身子孱弱,下田被水蛭一咬都能丢掉半条命,书更是一字读不进,唯一会的便是吹木叶。奇的是,他的耳朵极其敏锐,无论酒肆茶坊的莺歌,还是田间地头的吆喝,只要有个调子,定都能吹出一模一样的。
有此绝技,加上近年来各地教坊广招乐伎,家里人都说他种田还不如从艺,好歹是一条活路,便给他取了小字叫叶奴。叶奴八岁离家,在韶州教坊得了一把五弦的木器,名琵琶。他也不知事,逮到什么曲子学什么,浑浑噩噩五六年,有幸被司乐看中,捡得一个进太乐署做长役乐伎的机会。
回过神时,后面的人推着叶奴往前涌去,而前面人更密,如井壁一般,堵得他什么也看不见。他尚不及开口说话,突然,听到了一声庄严的鼓声从天而降。
“咚,咚……”
一阵又一阵的震颤天地的鼓声和钟声由远到近地聩响,按照既定的节奏在早春宁静的清晨激起交错的狂澜,淹没了人们的嗟叹。明德左右门洞徐徐敞开,叶奴眯了眯眼,见旭日透过狭窄的门缝,在乌泱泱的人海中刻下一道丹红的细线。
浪潮再度翻涌,叶奴撩起袖子,利索地将手中的公验递给门吏,又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脚下一磕绊,终于闯入了这扇挤破脸面方才能踏进双足的城门。
面前,一条笔直的朱雀门大街直通云霄,整座城里的数不清的里坊、高阁、阙楼、佛塔、流水、花林,全都笼罩在一团紫色的烟火气中,随之旋转而浮动。
一路上,铺子边叫卖羊汤的吆喝,摊子炉里烙胡饼的噗呲,男子女子出门揽活的叫喊,孩童在街坊里奔跑的吵嚷,披獬豸甲巡游的侍卫的脚步,宿醉的游子口中高吟的诗乐,伴着钟鼓声萦绕不绝。
叶奴从没来过长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