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中舍人顾越御前应制宣册拟诏,深得圣眷;中舍人顾越和江南、淮南道采访史暧昧往来,为其与京中望族牵姻;中舍人顾越遥寄诗词与江南道义门坊……”
如此,苏安亦心安,事实上,自从麟德殿经历过生死之交,他再也不会惶惑。
六月初,苏安终于把三百《乐府闲录》从安邑坊运回来,头批系红绳,给事先应好的张思行府中送去,余下按太常韦恒要求送入宫中,末了,自己只留百本。
他打算把这些,授予几个孩子。
几个孩子,已各能见些天性。鼓儿的力量大、耐力好,阿明记曲子快,阿米的手指灵活,而阿兰年纪虽然最小,却自也有些与众不同的癖好,她嗓音独特。
换匾的前夜,牡丹坊闭门,正堂点起红香,鸾吟凤唱之中,苏安把记着自己这些年所见的乐谱以及乐器的,这本小杂书,授予了他们四个人,一人揪着一本。
“书中呢,我给你们一人加了一片用于标记篇章的小叶子,形状大小各有不同。”苏安拿柳枝沾了水,一一点过,说道,“需记着,天下的曲子,就像天下的叶子,或有同样的根源,却绝无同样的纹理,每把五弦,都应有自己的故事。”
孩子们排排跪在坐毡磕头,齐刷刷地,甜滋滋地,笑喊了苏安一声“师父”。
卢兰和茶娘接着问,除去私留,剩下几十本该如何。苏安想了想,把《六幺令》曲牌挂上正厅,道是,将来为其填词的过客之中,若有有缘人,便就相赠。
“也罢,还得算贺连呢,他总邀我去府里坐坐,拜见韶娘。”苏安道,“明日换完牌匾,我就去寻他,放他那里一本,也正好,同他商量如何考取音声博士。”
六月六换匾,原本只想和开张日子合同,却没料到,巧又相逢三桩人间事。
一来,苏安遇了南不嫌。
当日上晌,阳光明媚,九总管送进头样纳采礼,顾郎亲笔所写“妙运清风”四字牌匾,登时吸引整条长街瞩目。阿米几个跟着去拉绸布,笑声似风信子。
苏安抬起头,那“开化兴邦”的旧牌匾还挂着挨灰尘,谁人敢摘呢?他和茶娘、廿五商量之后,觉得该让卢兰先送一本《闲录》去徐员外府中,再摘。
卢兰笑道:“徐员外是故人,我去便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