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住在这驿馆里。这城中近日也不太平,听闻有个中州大侠要来。”老者想起客店伙计谈之色变的模样,问道:“中州大侠是个盗匪么?”驿丞笑道:“传闻中州大侠打抱不平,亦侠亦盗,还是个极清俊的玉面郎君,只是他既来了,少不得一场打斗,还是避开些好”。那老者连声道谢,出门将马牵到院后马厩里安顿好,再回到堂屋时,却见那妇人已摆上几样酒菜,向他笑道:“先生见谅。我二人还不曾吃晚饭,委屈先生陪我们一起用些”。她不说自己殷勤待客,倒说麻烦客人陪自己用饭,老者心中感激,与他二人秉烛持酒,天南地北地谈讲起来。
言谈之中,驿丞自言是忻州人氏,贞祐之难中为避兵祸,举家逃难到河南之地,天兴年间蒙军南征,他与妻子逆向而行,逃到河朔之地,后来便在这小城中担任驿丞,倒也清闲安稳。
老者闻言十分惊讶:“竟这样巧!老朽也是忻州人氏!”
驿丞不想竟遇到同乡,喜出望外,握着老者的手,不住地问起家乡近日情形,说到少年时历经贞祐之难,家山尽毁,不觉潸然泪下。一时止了泪,却见妻子在一旁不住地看向那老者,神色间若有所思,便问她道:“九娘,你总看着老先生做什么?”
那唤作九娘的妇人笑道:“没什么,就是总觉得先生眼熟,似是从前见过。”
老者忙道:“夫人莫非也是忻州人氏?”
驿丞笑道:“她是汴梁人,不曾到过忻州。”
老者怔了一怔,背脊微微垂了下来,神色渐黯,苦笑道:“汴京……”
琼林苑、龙津桥、丰乐楼、榆林街、东华门……眼前似有无数倚马斜桥、青春意气的旧时光一幕幕闪过,转瞬与旧时光中的故国故人一同消逝,最终凝成黄卷上一个个冰冷的文字。
他眼角忽有泪水沁出,忙用手揩去。
九娘见那老者被勾起亡国之痛来,站起来对丈夫和言笑道:“你陪着先生吧,雪儿一个人在家里,我放心不下。”
驿丞拦住她笑道:“你常说这平山城没人懂香,今天好容易遇到行家,怎么就走了?不必担心回雪,我让同顺去接了她来。” 说着便唤驿差去接女儿。
九娘听了,盈盈一笑,复又坐下,老者也微笑道:“说起香道,这宣和御制香在靖康之后失传已久,夫人是如何学会合制的?”
九娘垂眼看向那博山炉,只见香已燃尽,几不可闻地低叹了一声,又往脸上重新添上了笑容:“我从前在汴京时,侍奉的主人常常合制此香,所以学会了。”
老者点头道:“原来如此。此香冷峻蕴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