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阙《摸鱼儿雁丘词》在众多题咏中堪为翘楚,很快遍传天下,并于其后千百年间蜚声后世;而元好问本次科考却未能如愿,只得落第而归。
次年,反攻南宋的金军在东路战场上一路攻至扬州,西路军则攻克川蜀门户大散关。宋军诛杀叛将,奋力抗金,一场血战后斩杀阶州金军将领完颜乞哥等,又夺回阶州等地。
九月,一代名臣辛弃疾忧愤而死,临终前仍不忘北伐中原,然而就在他死后两个月,宋宁宗皇后杨氏暗杀主战的韩侂胄,遣使向金章宗求和,并与金廷签订了称臣赔款的嘉定和议,约定两国世为伯侄之国、南宋增岁币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金国归还大散关与濠州等地、疆界与绍兴和议相同,并约誓两国不再开战。
泰和八年,元好问再次赴长安参加府试,依旧名落孙山。年末,金章宗无子而崩,临终前传位于七叔完颜永济,并重托他保全已怀有身孕的贾妃、范妃;而完颜永济登基后立刻毒杀贾妃,强令范妃堕胎,断绝金章宗所有后嗣,并立自己的儿子胙王完颜恪为太子。
次年,新帝改元大安。同年,蒙古大汗铁木真亲率大军征伐西夏,直抵都城中兴府。西夏死伤惨重,急派使臣赴金求救,而皇帝不理金夏两国唇亡齿寒之理,竟以“敌人相攻,我国之福也,何患焉?”拒绝了盟国的求援。
最终,西夏向蒙古求和,献出公主以及许多金银财宝、仆从牲畜,并从此依附蒙古,断绝与金朝的邦交,还时时与金开战、骚扰边境。皇帝不胜烦恼,却无可奈何。
大安二年,蒙古停止了对金岁贡,皇帝心中愈发不安,立即加固边防,在金章宗修筑的明昌长城之外再建长城,长达两千里,耗费无数民力与财资。
大安三年二月,铁木真亲率十万蒙军从克鲁伦河畔南下进攻金朝,此事非同小可,本应早有奏报上达天听,然而皇帝禁止民间议论北境边事,百官为讨好皇帝也不愿提及,因此直至四月蒙军全线犯境皇帝才开始开始仓促布置。
皇帝一面派遣使臣赴蒙古求和,一面匆忙调集军队向北方布防,以平章政事独吉思忠与完颜承裕率领金军主力向中都北部的桓州、昌州、抚州增援,并授予西京[1]留守胡沙虎行枢密院事,打算依托界壕边堡在中都西北和西南跟蒙古人打防御战。
独吉思忠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