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而过。
一路上看得孟夷光眼花缭乱,婆子抬着软轿穿过垂花门,弯来绕去走了大半柱香的功夫,才到了她们的院子。
孟夷光不动声色打量,心里却暗自咋舌,五进的院子高大轩敞,里面塌几案桌皆是小叶紫檀,多宝阁上面摆着各种精巧玩意,墙上随意挂着大家真迹字画,富贵又恰到好处。
华氏笑着道:“想着你们母女平时也难住在一起,就没有将你们分开,安排在了一个院子里。小九你可知晓,这里是你阿娘出嫁前住过的院子,后来重新扩建翻修过。
接到你们要来的书信,母亲就急着着手布置,说是三娘出嫁前什么模样,回到娘家还是什么模样。”
崔氏四下打量,见屋子里的屏风都是双面绣屏,又忍不住红了眼眶,哽咽着道:“这一离家就是数十载,阿娘还记得我喜欢这些物件,可我却不能在她老人家跟前伺候,真真是不孝。”
华氏娘家也离得远,几年才能回去一次,府里又忙着走不开,每次都是匆匆来回,闻言也跟着潸然泪下。
孟夷光忙着左右相劝,华氏又拭去泪水,看着她道:“小九生得真好,又乖巧懂事,是我的不是,你们累了一场,还陪着我在这里哭。
你们先去洗漱,略用些点心茶水歇息一阵子,晚上再一起吃酒说话,我就先回去了,缺什么差人过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万万莫跟我客气。”
华氏笑着出了门,崔氏与孟夷光要送她出去,又被她推了回来,来回推迟之间,孟夷光只觉得比赶路还要辛苦万分。
去净房洗漱之后,出来坐在软塌上歇息吃着茶,碟子里的栗子糕做得小巧,软糯可口又不腻,孟夷光连吃了好几个,才总算长长舒了口气。
崔氏也吃了两个,笑着说道:“我还未出嫁时就最喜欢吃栗子糕,这道点心虽说稀松寻常,到了京城之后,却再也没有吃到这个味道。厨房换着法子做,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青州的栗子比京城的要甜些,因为这里是阿娘的故乡呀。”孟夷光吃不出来好坏,知道崔氏只不过是因为想家,才会觉得家里的要可口美味。
她想着崔府的富贵,好奇问道:“阿娘,崔家是做什么生意发家的?”
崔氏抿嘴一笑,“你外祖父定会跟你讲崔家祖上是做钱庄发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