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面露凝重:“姜先生的意思是,永乐帝刚刚登基,就要动手削了诸藩的兵权,是怕有哪个藩王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不对。”朱高煦微微蹙眉,摇了摇头,“据俺所知,永乐帝刚刚大规模赏赐了幸存的诸藩,这不像是要动手削藩的意思啊。”
朱高煦对这个问题非常在意,因为根据他的亲信告知,父皇最近正在谋划削藩.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确实有这个风声。
朱高煦进诏狱,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法子,他是决不会放弃争夺太子大位的。
如果能从姜星火这个奇人口中得到更好的削藩法子,压过向来在庙堂方面比自己强的大哥一头,想来父皇一定会高看自己一眼的。
“既然把永乐帝比作宋太祖,你还不懂吗?”
姜星火慵懒的声音听起来都快睡着了,可话语内容却是无比地振聋发聩。
“削藩是必然的,赏赐却是有两个意思的说法。”
“明面上是永乐帝示好诸藩表达善意,以昭示自己这个四哥,跟朱允炆那种不认亲戚的大侄子不一样,跟诸藩是一家亲的,这个很好理解。”
“暗里的意思就是表达一个不动刀兵的态度,即便是削藩也肯定是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般,多多赏赐田宅金银,保障诸藩和后代的富贵。”
墙对面的密室内。
朱棣眉毛微微一挑,有意思,这个名叫姜星火的读书人,竟是如此敏锐、如此犀利地剖析了自己和道衍大师刚刚定下的削藩策略!
要知道,正是决定完了如何削藩,朱棣心情大好之下,才想起来去诏狱看看跟他怄气的二儿子。
朱棣确信,如何削藩这件事的【最终决定结果】,在一个时辰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朱棣在自己的心中喃喃自语:“朕原本还想等过段时间再公布这件事,没想到竟被一个读书人提前说了出来”
姜星火的观点虽然并不全中他的心意,但朱棣却从中窥探到了另外一层深刻含义。
朱棣突然意识到,他和道衍大师商量许久的削藩计划,或许在老谋深算的人物眼里是能猜透的,但这书生这般年轻、未经种种朝堂历练就能看透,倒也称得上是智慧过人。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他猜透了朕和道衍大师的算计,此人倒是颇为不简单啊。”朱棣眼中的神情,带上了一丝欣赏。
“陛下,臣可以回避一二吗?”
听了这句话,旁边听得如坐针毡的纪纲试探性地问道。
朱棣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他没有同意纪纲的请求,而是沉吟几息后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