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四月,南京。
奉天殿内,接见完后龟山天皇所派使者六条时熙后,大明的高层正在进行商议日本的事情。
不管是今川了俊那边派来的使者,还是伪装成大明商人的锦衣卫间谍,亦或是各种其他渠道的情报,都已经证实了足利义满确实死了,现在日本国内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乱成一团。
而足利义满的死亡,对于大明则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变得顺利了。
而后龟山天皇也在亲笔信中表达了对大明的敬意,并请求大明能够支持他。
“后龟山既然请天兵助剿,那开战的理由就有了。”
朱棣敲了敲龙椅,问道:“但日本国内如此纷乱,到底是静观其变,等他们自己内部乱起来,还是大明主动出击,朕还没有想妥当。”
朱棣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大明如果主动出击,那么哪怕是打着帮助后龟山天皇的名头,依旧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假设原本随着足利义满的去世,日本内部各势力会乱起来,那么大明这个外敌来临,反而会让他们团结起来。
但事情同样有两面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日本内部虽然纷乱,但还不足以推翻室町幕府的统治,而大明的出兵,则会给了这些势力起来反抗幕府的胆量。
众人大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说什么的都有,武臣通常偏向于现在就打,文臣则普遍认为应该先等日本自己内部乱起来。
“国师怎么看?”朱棣看向了姜星火,问道。
“现在就该打,宜早不宜迟。”
姜星火回答的很果断,随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依据。
“经过这些年的情报侦测,日本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
“幕府体系内虽然有很多矛盾,但无论是后小松还是新的御所台日野康子,亦或是‘三管四职’、‘三大探题’为代表的守护大名他们其实都是跟室町幕府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至少目前是如此,室町幕府倒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无论是面对大明的远征,还是面对南朝后龟山的复辟,他们的态度肯定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先打退外敌,随后再进行内部争斗。”
“而在幕府体系之外,鎌仓公方也就是关东幕府,是一个单独的体系,他们与室町幕府体系的态度不一样,鎌仓公方坐拥关东十国,在日本实力不可谓不强大,而在夺取日本最高统治权方面,这两家虽然都姓足利,但反倒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若是大明出兵,那么鎌仓公方马上提刀上洛,到后小松面前痛陈利害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大明出兵对鎌仓公方的利益短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