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就是写书加上拍照吗,怎么只有大导演们才有资格进行创作呢?
算了,他想,去他妈的执行导演,去他妈的副导演,去他妈的18条修改,去他妈的不能上映。
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先爽再说,一切后果他都认了,再说未必会非常惨。他的故事不想等了,他要去拍他的剧本。
下定决定的谢兰生不再迷惘不再犹豫,他一边上班,一边跟富有的亲朋好友全都谈了“投资”的事儿。
只是进展并不顺利。这时候,富足家庭叫“万元户”,有一万存款的意思,二三十万是一笔巨款,可拍电影就是要这么多钱。他认识些下海的人,也认识些炒股的人,然而,虽然经商稳赚不赔,股市只涨不跌,这一群人一夜暴富还用上了“大哥大”,对于出资拍摄电影却都避之唯恐不及,根本不信谢兰生。
谢兰生问孙凤毛他是如何拿到投资的,孙凤毛说:【我有一个香港亲戚,他很喜欢我的剧本。】
香港亲戚……
谢兰生没香港亲戚。
他对香港一切印象都来自于录像厅。1985年开始,叫录像厅的“好东西”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男人们爱坐在里头看香港的警匪电影。刚兴起时画质很差,录像带来源于翻拍,从一两家传到别家,画面会晃,十分模糊,可后来就不是了,录像都是有门路的从深圳给带回来的。
谢兰生便是在那些漆黑晦暗烟雾缭绕又每一处都弥散着汗臭味和尿sao味的录像厅中看完了W导演的《英雄本色》《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等电影。在谢兰生的头脑中,东方之珠香港是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各大帮派分地而治、警察黑帮日夜火并、百姓天天目睹枪战的地方。
香港离他太远了。
他只能找周围的人。
他偷偷想,又偷偷干,觉得焦急,又觉得刺激。
他生在首都长在首都,他正在南方图谋不轨。
到三月,在谢兰生一筹莫展时,“投资”突然有了转机。
谢兰生的一位长辈手里握着十万块钱却不知道如何处置,日日夜夜心惊rou跳。亲戚本是黑龙江省宣传口的一个处长,80年去了深圳工作。他利用在改开以后实行的价格双轨制,还有自己在黑龙省多年积攒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