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磨脚。
甚至她以前用的抹额,都要大丫鬟们细细做上半个月的针线活儿才成的。
都说日子是越过越好的,可咋能一下子就成云端跌到了泥里呢?
杨冬燕心里苦啊,都苦得没边儿了。
这不,她晚间就没睡好,第二天起来后,人都是颓的。
魏家哥俩见她这样,心中的愧疚感都摆在面上了,匆匆吃了早食就出门干活了,在临走前还不忘叮嘱媳妇们不要惹事。
等儿子们一走,杨冬燕立马把碗一推,伸手牵过小孙孙:“窝头咱们走,奶领你去村里转转。”
方氏一脸活见鬼的表情目送婆婆离开。
及至人都走了,她还有些没回过神来,还是小杨氏嗤笑一声:“嫂子去河边洗衣裳?记得把娘的也洗了,还有啊,今个儿轮到你洗碗抹桌了。”
小杨氏飞快的起身,回屋拣了两件衣裳,又拿了个盆儿就跑了。
方氏回了神,忍不住低声咒骂道:“生个病还生出能耐来了?衣裳不洗鸡不喂,连碗都撂这了?”
骂归骂,活儿还不能不管,像洗碗筷倒也罢了,鸡肯定是要喂的,饿上一顿保不准就饿瘦了饿得不会下蛋了。
等方氏将家里的活儿都干了,却不见婆婆和妯娌回家,只能冲隔壁喊了一声,让帮着看个门。
隔壁很快就出来了人,也拿了个大木盆:“去河边?一道儿去呗,我让我大闺女帮你看着。”
乡下地头很少有出门挂锁头的,倒不是这边高尚到路不拾遗了,而是锁头贵啊,买不起啊!好在家里也没什么东西,鸡被圈在后院了,有个把人顺便看着点儿就成,横竖村里也极少来外人。
方氏应了一声,便跟隔壁嫂子一起去了河边。
隔壁也姓魏,确切的说,这两家就是亲哥俩,杨冬燕要管隔壁老俩口唤哥嫂。而跟方氏一道儿去洗衣裳的,则是那家的大儿媳。
俩人结伴走着,不由的开始互相诉苦。
对方说婆婆太难伺候了,见天的叫闹搞事儿。方氏以前就听个热闹,毕竟跟隔壁伯娘比起来,她这婆婆算得上是和善的了。
可不是和善吗?村里出了名的受气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