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在外,拿到入场券不是进去show off,而要低下头来、弯下腰去,让老学究们知道我们会做他们的作业,会做好,会按时完成。
what the hell is that??于是,两个人争论,日夜不休。
在专业方面,这些年星野已经生疏,从来不会这样坚持,总是以他岳绍辉的决定为准。可这一次,这家伙顽固到极点!到最后一刻,所谓的让步是让岳绍辉带一队人马做一套方案,而另一套,由常年在体制内、出身国家科学院的南嘉树主持。
两套方案出炉,不存在什么激烈竞争,当看到嘉树的方案,岳绍辉就似乎明白了那句“做作业”是什么意思,正经的学院派,这作业完全做在格子里,却精益求精,教科书一般毫无瑕疵。稍作融合后,提交标书,并且由嘉树带队出征。原因很显然:只有嘉树才会说他们的语言。
公开招投,结果出来得很快,意料之中意料之外:e中标了,与凌海设计院共同承担主设计,设计与现场施工由南嘉树出任总工程师。
这是业界的一个大新闻,从此e就不再是一个挣扎生存的民营企业,而是官方御用epc。可惜,消息传来的时候,星野昏迷不醒,而他,守在icu外,完全的空洞……
秋天的阳光并不刺眼,可是绿灯亮起时,岳绍辉竟然顿了几秒才反应过来。
上二十八楼,电梯打开,正是午餐时候,整个楼层静悄悄的。走过去,旁边的办公室门开着,办公桌后的人握着笔,姿势一如既往地端正,笔却没有碰到纸。人瘦了很多,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可是,好好地活着。
岳绍辉不由轻轻吁了口气。
这一次,真的太险。
一个月前,一通来自高原医院的电话把岳绍辉半夜惊醒,连夜赶路,赶到时,已经进不去icu,看不到那个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的人。
这几个月星野每到周末就会赶去四川、去西藏,开始很好,一点旅途辛苦和见到萱的欣喜相比只是添加的作料,让他更兴奋。后来,路越来越远,海拔越来越高,他几乎每次都会出现高原反应。
高反对于健康人来说只要应对恰当,并不特别也不可怕。可是,星野是每周经历一次,这种频率,让他几乎没有适应和恢复的时间,就像过山车,不停地上去,下来,反复地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