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宴上喝多了,后来听跟我一起送客的老爸说,那天我喝了很多酒,醉得一塌糊涂,不过即便是那样,我还是拉着李兴林的衣袖一个劲地哭,完全像个孩子。
李兴林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一个厚厚的本子,那里面全都是他这些年解怨的经历,在随后的日子中,就是靠这个本子,我很轻易地解决了很多看似很棘手的案列。
直到现在,虽然我跟李兴林还是聚少离多,不过我对他始终都是一如既往地尊重,除了父母的生养之恩大于天,李兴林的授业之恩也是深似海啊!
第一章 于长辉家的怪事
九七年三月中旬,东北的天气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
这个时候,我接到了一单委托,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接到的第一单独自找我的委托。说实话,虽然以前跟李兴林一起,也以我为主做过两单解怨任务,不过李兴林突然不在旁边了,我在兴奋之余,也有点小紧张。
找我的这个人名叫于长辉,是个四十多岁的农家汉,他自称是林水县个叫做杨家围子的人,林水县是我们邻县,他们县城离我们这有四百多里的距离,虽然我这个人阅历有限,但是看这位于大哥,我总感觉他这个人在一脸憨厚之下还隐藏着什么。
不过我也不会在意那些,既然有了解怨的事,作为一位解怨人我当然不会拒绝,收拾了一下东西,我跟着于大哥来到长途客运站坐上了去往邻县的长途汽车。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林水县的县城,下了车之后,找了个小吃铺吃了点东西,我又跟于长辉坐短途车去了杨家围子。
那时候东三省的基础建设都不怎么好,尤其是通往乡下的乡村土路,坐车实在是太遭罪了,这一路把我颠的,五脏六腑都被颠了个个儿,得到了目的地,前脚刚下车,后脚我蹲在路边就开始大吐特吐,几乎把刚才吃的那点东西又都吐出来了。
于长辉陪着笑,一边帮我拍着后背,一边抱怨:“唉,这破路哪回走都跟上刑似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修。”
我喝了两口刚才在县城买的矿泉水,这才感觉好了些。
下车地点离于长辉所在的杨家围子还有一段距离,跟着他走了半个小时,于长辉这才指着前方一个正冒着炊烟的小屯子道:“叶兄弟,那里就是我们杨家围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