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那东西我来回带着都嫌累赘,我真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说的话应该起了效果,陈秀娟怔了几分钟,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她眼圈一红,这才歉意地对我道:“不好意了,自打我们家那口子死了,我这两年……”
说着就开始述说这两年自己的遭遇。
第九章 陈秀娟的回忆
三年前,陆高远见自己干活的那家毛线厂连基本生活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就和同厂的妻子商量是不是一个人先出去找条生路。
正好陈秀娟也感觉这样继续在工厂里靠着不是办法,就点头同意了。不过两口子在毛线厂干了半辈子,除了岗位技能,别的一无所长。
这时候,陈秀娟的一个表哥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就出主意:“你们与其给人打工赚点死工资,我看还不如就凑点钱做点小买卖吧。虽然钱赚的不多,但是赚的都是活钱,供你们一家吃穿嚼用应该没问题。”
这提议虽然不错,但是陈秀娟两口子却没有马上接口同意。原因很简单,这两口子都几乎压了将近一年的工资,现在的生活费用几乎都是借的,那还有本钱出去做买卖啊。
再说了,做买卖就要承担风险,如果进了货卖不出去,那每天消耗的摊床费,工商税务的费用他们也承担不起。
他们这么考虑非常正常,陈秀娟的表哥想了想,对他们道:“要是你们实在担心,我还有个主意,本钱不多,赚得也不算少,风险也不算大,唯一就是很辛苦。”
陆高远道:“只要能赚钱多辛苦我也不怕,你就说吧。”
陈秀娟表哥道:“那就是你跟车赶大集去,花个几百块钱去鹤城或者冰城进点袜子,帽子这类的本钱小的东西,这些东西人人都用,不愁卖,也压不住货,就是掉色或者脏了,只要你降低价钱还是能甩出去的。”
听到本钱小,还能赚钱,这下两个人都心动了。为了保险起见,陆高远还特意跑了几个集市看下市场。
事实也果然如陈秀娟的表哥所说,确实要比给人打工要强得多。两口子商量以后,就凑了些本钱到鹤城的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小货开始了赶集之旅。
赶集确实很辛苦,如果集市离家近还好说,但是如果集市离家特别远,那这些赶集的人不管春夏秋冬,有时候凌晨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