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嘞……”
王大伟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人居然是来为寄居自家的难民说项的。要知道这些村民,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来是懒得连门都不想出,路都不愿意走,今天居然为了难民来到了自己家。
王小二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媳妇说了,我老丈人为了我,都跟别的村的人动手了,我也得拿出做女婿的样子来……我娘也说是这个理儿。”
能让王婆子也赞同可不容易。
不过来说项的,也只有王小二一家而已。说到底,这还是赵秋秋的本事。王大伟心里另有一番想法,嘴上仍道:“我那儿有五亩地的甘蔗呢,总归会让大家都学会。不过是分批次来罢了,这回是王壮山他们,下回就能轮到你老丈人了。”
王小二得了这个话,也觉得能和媳妇交代了,喜不自胜的走了。
王大伟也不是唬他,他打算让村里愿意干活儿的,有一个是一个,六个人一队,两个人一组学习熬糖,直到全村人全部学会为止。
今年自家只付他们少许力气钱,到了十月收获了罗汉豆,旱地就全种上甘蔗,明年就让他们自行熬糖,再由王大伟出面去和各个药铺谈生意,从中抽一成利润——他也不是白教本事的。
这样弄上一年,难民们家家都盖得起新房了,而他不用亲自熬糖做体力活儿,也能有收入。说到底,王大伟自认为还是一个靠脸……不是,靠脑子吃饭的人,干体力活儿不是他的强项呀。
说干就干,这日下午石辘刚刚修好,王大伟便让王壮山等人去地里砍些甘蔗来。
“也不用太多,砍个十来根,一百斤多点儿吧……”地里的甘蔗粗壮,一根就有十斤上下,汁水丰沛,再用上石辘,一百斤甘蔗能榨出来五十斤左右的甘蔗汁。
村里人家用的大铁锅,一锅整好能装五十来斤。
王大伟让他们六人小组自己商量,两两一组,一组人去山上砍柴,一组人负责榨甘蔗汁,一组人熬糖,轮流着来,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没个步骤。
每日工钱都是一样的,一人一天给五文钱。在村里算是不少了,盖因榨汁、熬糖都是体力活儿,一刻也不能停的,耗力气。
大家听了他的安排,也觉得十分合理,并没有人争抢,十分妥当的排好了顺序。次日一早,六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