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般的学习用具还有书籍什么的,还是置办齐全了。好似第一天入学就被学子两方势力五个带头人迎接的事情给刺激了,为了不给白苏丢人,石菖蒲上进的积极性再次暴涨。
那种恨不得一头钻进书海里的精神头,看的白苏一愣一愣的。这一次倒是不论白苏再怎么让石菖蒲放松都没成功了,【不给白苏丢人】这个念头甚至比求知欲还有上进心更加深刻的印在石菖蒲的心头。
尝试几次失败之后,白苏也只能任由石菖蒲动作了。好在这些事儿也算得上积极向上的一面,也就暂时性的听之任之了。
这一次白苏没将自己的东西放到书房,而是在院子里弄了一个小小的试验工坊。随意搭建起来像是柴房一样的地方,里面放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
虽说人不在陶良州,但白苏还不想死,所以陶良州那边的事情他还是有放在心上的。
陶良州地理环境就恶劣,没靠上什么能吃的山,靠的水还是吃不成的恶水。海岸线上都是暗礁,就连出海打渔都困难重重。
土地更是大范围的盐碱化,地处南方所以陶良州的人也都习惯种水稻。可惜了,盐碱化那么厉害的土壤上面还想要种出来大米,基本都是痴心妄想。
改善盐碱地在后世基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最直接的洗地,俗称泡田法。用干净的水源灌溉盐碱地然后不停的换水,直到土壤里面的盐碱含量变少。
可惜这个方法在陶良州完全不适用,陶良州靠海,海水本身含盐度就很高,根本算不上什么干净的水源。就连陶良州百姓喝的井水都带着一点点苦味儿。
白苏是没喝过陶良州的水,但白苏手里有陶良州具体情况报告书呀。
最大的水源不能用,就近打井也不现实,所以泡田法第一个就可以放弃了。
第二种方法算得上中庸,就是深耕。顾名思义就能理解的方法,耕种的时候翻地加深本来只用于地表十几厘米的土壤用于种植,深耕到三四十厘米,将更下层还带着肥力的土壤翻上来耕种。
也许第一年,可能第二年也有用,但到了第三年想来还是会恢复原状。而且陶良州不是突然变成盐碱地的,根据史料记载那边的盐碱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所以深耕什么的,基本是不现实的。陶良州的土壤盐碱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