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那么高。”
“自己想在拉萨开个小酒吧。”
“一时心血来潮吧?看你的样子,也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还没啦。留级。与你们北大的主流生活隔着一道银河吧。”
“有一点儿。我想一个人应该在最能发挥他潜力的地方发展。开小酒吧,当然这是你个人的事儿——能有发展前途吗。”
我笑了,说:“不过是想找一个自己不讨厌的维持生计的事做而已。”
“维持生计,应该是很容易的呀!”
“对很多人来说,的确很容易,几乎像呼吸一样容易。可我真的觉得不容易,觉得很难,虽然说起来只是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是不是有什么先天呼吸缺失综合症之类。比如。”
“看不出来。觉得你忒悠闲忒潇洒,一个人晃荡。”
第一次到拉萨(5)
“只是把焦虑掩藏得好罢了。”
“那又何必呢。”
“很个人的东西嘛,没必要拿出来。”
“这不是在拿吗?”
“是在老实地交谈。”
她嘿嘿笑了,牙齿极整齐极洁白,几乎就像牙科诊所的美牙模型。会不会是弄的烤瓷牙呢?当然不会笨到要问她了。
“你呀,”她说,“这都算老实的话,那天下就没有不老实的了。”
我也哑然失笑,说,“真的是老老实实地交谈的,却落得个大奸大滑。哼,虽然人不帅,却也长得质朴本份的呀,怎么会是这个印象。”
这时,有四五个出去游玩的背包族高声喧哗着走了上来,一个姑娘看见梅子,向她招手,大声说:“梅子,没出去呀,快来看我买的什么好东西!”
梅子对我笑笑,说:“购物癖。我去看她又弄了什么了。”一溜风跟着那一帮进了餐厅。
太阳落下了房顶,咖啡早已喝干,喜马拉雅山没走完,霍尔顿骂骂咧咧骂到一半,我也该回房间躺一会儿了。床边没电源,我把电池上进随身听,耳朵便进入迪伦的六十年代。老实说,听不全他的歌词是一个大损失,就像不能很好地读喜欢的作家的原文。即便如此,也没有发奋背词典和解决状语从句的打算。听着“像一块滚石”和“重访61号公路”,想起迪克斯坦描绘的迪伦巡唱的盛况,真有被暴雨骤然浇透的感觉。今夕何夕,昔日何日,拉萨纽约,一片混乱,十分舒服。
据指南称,对面那家四川小吃在吃饭时十分拥挤,很多AA制,因此,等到有些晚了,才去吃的饭。吃完了有些疲倦,酒吧就不想去了。有的人到拉萨来,要两三天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