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大多,因此要找个机会弥补一下不能给他的应有的东西。
福康安稍稍抬起头,只见房间里还有一个三十左右,微微发胖,穿戴十分考究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旁边。
看见他进来,那男子只是稍稍地看了一眼。
福康安的心里有些不快,但又不好发作,只是觉得面前这个人有些面熟。
“皇上,这个青瓷花瓶可真漂亮,是宋代的吧。”那男子的举止非常轻桃。
乾隆却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喜欢吗?拿回家去玩吧。”
那男子竟然不谢一声,拿起花瓶就走。
福康安感到十分惊诧。
这时,只听见乾隆从面前的书桌上拿起一叠宗卷说:“据兵部报告,苗疆的战事吃紧,叛军已经逼近都江堰,兵临城下了!”
福康安立即抓住机会:“皇上!是该从朝中派大将远征的时候了,仅靠一个经略苗疆事物大臣是不够的。”
“依你之见,谁最合适呢?”乾隆问道。
“如果皇上看得起我福康安,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辞!”福康安急忙表明了心迹。
“可是朕还有一个想法,想在永琪和永涟之间选一个阿哥锻炼锻炼,再派一个得力的将军去辅佐,这样好点。”乾隆道。
“杀鸡焉用牛刀!苗疆只是几个蛮子闹事,成不了大气候,阿哥应该伴随皇上的左右学习治国之道,再说山高路远,臣担心阿哥们的身体吃不消啊。”
乾隆有些伤感他说:“年岁不饶人哪!朕这次巡游江南,在外面的时间长了一点,回来后就大病了一场。想起去年在西山围场打猎的情景,真是今非昔比啊!”福康安看着两鬓已生出华发,神态疲惫。的乾隆,不知为什么,心里有几分辛酸,本过很快就镇静下来,他安慰乾隆道:“皇上只是不服水土而已,很快就会没事的”
“哎!”乾隆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自己的身体状况我最清楚,所以,我才想让永琪他们早点接触军国大事,学习处理战争危机,以应付突发的情况。”
“既然这样,臣以为,三阿哥永涟比较合适,他年少老成、足智多谋,并且十分精通治国之道,是块帅才!”
福康安极力推荐永涟。
“朕征求过许多人的意见,”乾隆说道,“以尔康的意见最具有代表性,他主张由永琪带兵出征。永琪文武双全、智慧过人,又熟读了七十二家兵法,说老实话,朕是把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的。”
“啊?”福康安大惊,今天他才发现乾隆的这样一个藏在心中的秘密。
很快他又恢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