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落到了永琪身上,继而又落到了永涟身上。
乾隆威严的目光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上书房内。
乾隆正与纪晓岚、福伦商讨国事。
“纪卿,苗疆叛乱已有一些日子,但据呈上来的奏折来看,战况不佳呀!朕一直在想,要想平定苗疆,必须得派一员干将,谋略武艺,样样俱全。你们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回皇上,臣倒觉得有一人选颇佳。”
“哦?是谁?”
“福尔康!”
福伦闻言略略一惊,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千里出征,吉凶难卜,怎能一下子就接受呢?但福伦毕竟是个忠臣,国和家孰轻孰重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此时福伦却不宜表态,去或不去,好与不好都难逃出自私心的嫌疑,因此,福伦微微动了一下身子,一声都没吭。
“尔康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尔康自小到大一直在朕的身边,从未出过远征,恐怕实战经验欠缺了些。做偏将最合适不过了,做主将恐怕还弱了一点。”
乾隆似乎并不十分赞同,略显沉思地说。
“朕倒是有意于福康安。他的父亲傅恒早年间为朕东征西战,立下了赫赫功劳。福康安虽然只长尔康,永琪几岁,为人似乎要老成得多,况且前几年,福康安征过回疆,也算是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了。”
纪晓岚失口接着乾隆的话:
“福康安福大将军的确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只是……”
纪晓岚欲言又止。
乾隆装做没有听见,儿自说下去:
“只不过,朕这次有一个独特的想法。眼看着朕以后年事越来越高,眼下这几个年长的阿哥朕有意要锻炼他们的能力,为将来后继有人早做准备。”
福伦这时方才答腔:
“皇上,臣以为皇上所虑极是。这次苗疆叛乱,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几位阿哥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
纪晓岚思索着,以不肯定的语气说:
“仔细想来,目前年纪相当的阿哥只有三位:三阿哥永涟、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容,不知皇上的意思是要选派哪一位阿哥?或者是三位阿哥一同去?”
正说着,执事太监来报:
“和坤求见!”
乾隆闻言,脸上不由带了微笑:
“宣他进来!”
和外白胖的脸一会就出现在上书房门口:
“臣和外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免礼平身!”
乾隆笑着说:
“和坤,你来得正好,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