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嘛?”王经理说。
“可是最近发煤的人上当的不少,好几个公司煤发过去一分钱要不回来。喔谁”
“就是哩,河滨路粮站的粮食叫人家广东人拉走了几汽车,货一走,广东人就跑了,现在还没找着哩。”
“我跟梅天风要个名片,要了几次都没要过来,上回梅天风的弟弟来了,我还是跟梅天风的弟弟要了个名片,那梅天风始终没给我。到现在咱连梅天风的电话都不知道,几千里地哩,到时候他走了,咱上啊哒去找他?”
“出了事我负责,不为难你两个。” 王经理终于不耐烦了。
那时候也真是怪,秦州一夜之间成立了那么多的公司, 但是为什么却都是这样的一个运作规则呢。大家争先恐后地把东西给别人,好象还巴结着人家一样,却很少考虑钱是否能要得回来。
寇乃旺和肖万寿两个为何这般操心呢?
原来,他们两个人是来自农村的苹果经济人。王长安发出去的六车皮苹果,主要是经他们两个人的手收上来的。他们一个是在秦州郊区的紫土镇上,一个是在阳县的演水乡。这两人土生土长在当地,所以村民们相信他们,就把苹果一分钱没拿到的就先交给了他们。
六个车皮的苹果价值七十万元,除了其它费用,果款部分有近六十万元,也即欠农民的钱有六十万元。这个钱对于乡村来的寇、肖二人可是几辈子也还不清楚的债啊。
他们能不操心吗?
六个车皮的苹果分两批发出。
发出三个车皮之后,肖万寿又对王经理说:“后面的车皮不行先压压,给南昌要钱,把这三车皮果款叫他们打过来,随后咱再发后面的车皮,也不迟。”
王经理当然还是听不进去,紧接着又发出了第二批三个车皮苹果。
当六个车皮的苹果全部发出去之后,一群人跟着王长安到酒店去庆贺,觥筹交错,杯盘狼藉之后,王长安说:
“半个月之内发出六个车皮,这是秦州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于是,老段带头鼓掌,“没错,谁有王经理这样的气魄,这两年,我联系车皮,还没见过谁一下子就发这么多车皮哩。”
老段操着秦州河南话大声地说。
“我提议,弟兄们,全体起立,为我们的王经理再次干杯! 为秦州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干杯!”
“干杯!”
然而,寇肖二人担心的事却出现了。
梅天风逃走了!
日日酒肉,夜夜笙歌的大老板跑了,不见了。
大老板梅天风在秋天早熟苹果下来时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