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地转移了话题。
餐桌上,再也没有学生争论“老弱病残”是谁骂的,愤怒与复仇的火焰统统熄灭了,大家围绕着“感性、知性与理性”的话题热烈地探讨起来。
徐凌波发自肺腑地赞扬江逾白:“师公,怪不得你是师公,你读过好多书啊,和我们林老师天生一对。”
江逾白不得不承认,他很喜欢听这种奉承话。他巴不得徐凌波再讲上一百句“你和林老师太般配了”,但他表面上还故作谦虚地推辞道:“我读完本科,就没再上学。”
“不错了,师公,”方怡雯也非常欣赏江逾白,“你学历是低了点,本科只学基础,你要想接着念个学位,分分钟就能找到新导师。”
詹锐也隔空端起杯子,朝着江逾白敬了一杯酒。
林知夏若有所思。
她忽然有些好奇……
江逾白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不露痕迹地收买了她组里的所有学生?
林知夏在大脑里倒带回放今日的场景。她在这一瞬间发现,江逾白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意思。
江逾白和院长相处时,措词格外正式、文雅,因为院长就是这样的人。他和徐凌波、方怡雯搭上话时,借用康德的名言来捧高“理性”,因为徐凌波和方怡雯都是推崇理性的人。
江逾白还特意点明,自己只记得康德的那一句话,就显得谦卑、平和、没有攻击性、没有观念输出。
他还很注意照顾詹锐的感受。
他甚至能和詹锐愉快地聊天。
他和詹锐讲话时,多半采用简单的问句,比如:“你是不是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詹锐就回答:“是是是……”
又比如,江逾白还会问:“你的研究方向和量子物理有没有学科交叉?”
詹锐十分简略地答道:“没、没有。我、我做理论。”
江逾白照样能含蓄地夸赞他:“纯计算机方向的理论研究,很适合勤奋聪明,有毅力,耐得住寂寞的好学生。”
就这样,江逾白多管齐下,不到片刻的功夫,就和三位学生都混熟了。
学生们一口一个“师公”,先后加上了他的微信,徐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