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念了一首唐寅的《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沈老师很洒脱,但林知夏很难过。
生与死都是未解的难题。
林知夏试着用各种理论来劝服自己,或许死亡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开端。
她的思考持续了很久,无论她从哪个角度切入,她都无法相信沈昭华快要离开了。
林知夏在街上走走停停,江逾白一直跟在她的背后。他此时的沉默源于二人之间培养多年的默契。他大约等了十分钟,林知夏就转过身,和他说:“我们回家吧。”
江逾白朝她伸手,她立刻牵住他,就像漂泊在水上的渡船人抓紧一支船桨,总之她用了很大的力气。
江逾白一边安慰她,一边把她带回了家。
林知夏在家里睡了一个漫长的午觉。她梦见沈昭华康复了,朱婵学姐从北京回到了省城。沈昭华领着她的学生们在学校附近的饭店吃饭。大家谈天论地,有说有笑,庆贺医学奇迹的降临。
不过梦境与现实大概是相反的。
沈昭华的病情仍在不断恶化。
当年七月,医院为沈昭华的家属们下达了一份病危通知书,何远骞教授请了两个礼拜的长假,林知夏在学校工作时也有些心不在焉。
盛夏的天气炎热,蝉鸣声声不歇,吵得她心烦意乱。
她不再用电脑审阅学生的论文,而是把论文打印出来,摆在桌面上,逐行阅读,再用红笔写下批注。她写字的速度极快,笔芯快要没墨了,在她换芯时,手机屏幕忽然一亮,沈负暄给她发来一条微信消息。
她点开微信,只见沈负暄说:“外婆走了。”
签字笔从林知夏的手中掉落,笔尖砸在一张雪白的纸上,撞出一个深色的红点。
*
沈昭华的葬礼在八月初举行。
那日又是一个晴天,当空烈日炎炎,殡仪馆里却弥漫着丝丝凉意。白色的绢花围成一个圆形,沈昭华的肖像画被挂在正中央,大厅的左右两侧摆满了花圈,贴着挽联。
这是林知夏生平第一次参加葬礼。此前她对死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