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安喝了几口酒,见在场的都是交心朋友,叹了一口气,说道:“早些时候觉得当官能够光宗耀祖,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中了个进士,高兴了好几年。现在想想,当官有什么意思?连周围亲密的人都无法相信了,亲朋好友,不但没有聚在一起,反而越走越远了。”
云舒闻言,心中有些同感,沉默着没有说话。
还是方衍替他劝了云安:“这话当着我们的面儿说这一回就够了,如今你们家艰难,皇上的心可不向着你们了。这回要不是不敢动你哥哥,只怕你一家都落难。你今后说话可要注意着些。”
散席时,大家都跟笙歌说了许多话。
笙歌也明白他们的心思,都安安静静地听了。
今晚难得笙歌不回家,要到云舒他们家过夜。云舒他们全家自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林氏这两日一直替着笙歌张罗婚事,后来找了一位老秀才的女儿。那女子的容貌只能算是清秀,年纪也二十来岁了。
秀才家里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商户,二女儿原本要留在家里等赘婿,可是如今家里没了钱,秀才的老母亲生了病。
林氏看着那女子读书识字,性格虽然要强了些,但也是知书达理的。念着他们一家子没有个年轻一辈儿的男人,对于女子的强势也都能够来理解。
林氏出的彩礼多,足有一百两银子。秀才家姑娘嫁过来就是小将领家的姑奶奶,只是要随军,而且丈夫即刻要起身去打仗。????
不过这也有一点好,不用在公婆面前立规矩尽孝。笙歌是出来单独住的,就是回京都也不过是有空时来给林氏请个安也就罢了,嫁进来就是妥妥的当家女主人。
秀才家姑娘原本就爽快,从小读书也崇拜英雄,又听说笙歌读书识礼,找个借口来男女互相看了一眼,姑娘见笙歌长得也英俊,在京都有自己的宅院,更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们顾家又肯出高彩礼,也就点了头。
笙歌是对婚姻没什么意见的,见人家姑娘肯,他自然也就点了头。自此,男女双方家长也都算满意。
婚期正好,定下之后没两日就成了婚,这还耽误了笙歌一日去赴任的时间。
二人成亲之后,也算小小委屈一下人家姑娘,第二天就要虽夫君去打仗。
林氏可不管别的那么多,送别那日,盯着笙歌媳妇儿的肚子看了老半天,嘱咐夫妻二人要早点儿让她抱孙子。
云舒他们将林氏的行为看在眼里,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样也挺好,至少通过林氏这么一通闹腾,让离别的气愤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