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随着墨白越长越大,事情也越来越多,赵燕歌就把心神都放在了崽崽身上。
平时赵墨白会去稷下学宫跟随着前右相、前左相、公孙太尉,还有稷下学宫的那些老师们学习,除此之外,他还从小就跟随在赵燕歌的身边,从旁围观赵燕歌是怎么处理国策的。
大秦国泰民安,不管是帝王还是太子的位置都非常的稳固,不用在这方面费心,文武百官们可以省却不少的心力。
除了那些真正触犯了秦律的官员们被毫不留情的斩杀外,大秦的官员们几乎没有因为政治不同而被获罪的,这样能够让他们施展心中抱负的朝堂谁能不爱。
民间更是对赵燕歌一直以来的功绩大书特书,流传的非常广。
这可跟以前底层的百姓们一点不知道天家事不同,如今的报纸为民间的百姓带去了更多眼界的同时,也让他们都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那些东西。
在报纸出来之前,底层的百姓们对于帝王家的食物概念,基本都是几个馒头,或者是几碗米饭,再多就是加个鸡蛋。
以他们贫困的日子里,那就是过得最好的方式了。
现在报纸上为他们普及了不少帝王家的饮食,比之一般大富大贵的人家,帝王饮食偏向清淡。
哪怕是大鱼大rou,也不会出现民间那种多加油,过很多道工序的那种菜,导致它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原汁原味。
一些贵族们算了一下,发现咸阳宫中帝王一家几口一年的饭钱还没有达到他们家的一半开销。
于是,民间又流传起了帝王生性节俭的传说。
当然,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总之,民间关于帝王的传说越来越离谱。
【食楼】内,齐廖正在和严晏王生几人聚会,他的手头上搁放着一本,齐廖对几位同僚说道,“我准备开始写了。”
“你朝堂上面的职位不干了?”王生疑惑道。
“写和职位并不冲突,我每天只需要拿出一点喝茶的时间就行了,再说了,我这次写的和民间那些更加写实,可离开不了朝堂。”齐廖说道。
他是家出身,早就想动笔写一写东西了,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想好写什么。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