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下一百年之前的饥荒让农民困境加剧,不得不让流亡国外和流浪乞讨成为一大部分人的标准结局。
一直到如今,十九世纪中后期,这个农民可悲的状态也没有改变。
尽管从英国席卷而来的工业浪潮让城市出现了一些工厂——尽管意大利并没有开始工业革命,但已有工业大多分布于北方,从苛税中得到资金进行的公共设施建设,却未能成为预期的经济“增长动力”。
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主要特点是农民愚昧无知,一贫如洗;地主常年不在领地,对农民剥削极其残酷;长期以来农业投资匮乏,这一点与北方市场相比尤为突出。
相比之下更加凄惨。
不管是贵族还是军警,是地主还是商人,都不是平民能够反抗的对象。
新王国的精英们——意大利的特权阶级,拥有这个国家的大部分资源的人,对于底下的平民,根本毫无兴趣。
土地管理、国家税收……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虽然我们欢迎加里波第,但并不打算了解他。”
这就是原两西西里王国人们的态度。
他们对于来自北方的统治者同样谨慎——或者说,警惕。
而被加里波第抛弃了的农民们更是没什么好气。
在起义需要的时候,加里波第和他们站在一起,因为地主和贵族不会帮他打仗,但在加里波第这位游击队领袖需要地主们的支持时,他又站到了地主的一方。
种种原因之下,整个19世纪,南方几乎不断地发生农民起义,十六世纪末的“罗宾汉”行为再次兴起,抢劫成了一种十分猖獗的社会现象。
皮诺这种城市内有武装力量的帮派家族就更是如此。
意大利的本土武装力量历史悠久。因为长期被外国欺压的状况,为了自卫和反抗,许多先天或者后天的大家族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
在巴勒莫,这个国家成立后划分的五十九个省份首府之一,西西里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名列前茅的港口城市,是这个岛屿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也造就了该区在南部地区较为优越的经济状况。
作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