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当然不是人耳听到的“噪声”,它代指的是在实验中产生的热量或者随机波动。虽然随机,但它通常会显示在某个区间范围内。
但这次的“噪声”,超得有些多了。
而且,那个非标志性的数值莫名眼熟,就像是她曾经在哪里见过……
人其实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人们会感觉某一个片段自己见过,有时会则感觉某一段旋律自己听过。最容易产生的错觉,就是某道题目自己曾经做过。
叶千盈每天接触大量数据,知识涉及到十余种方向,一个平凡无奇的数字,她自己都不确定什么时候扫过一眼。
然而,偏偏就是这个数据,这个数字,这丝若有若无的熟悉感揪住了叶千盈的心。来自冥冥中的预感也提示着她,在当前的平静里,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值,或许就是开启秘密大门的那把关键的钥匙。
叶千盈先是让ai帮忙,在自己留下的所有记录里搜索这个数值,看看能不能直接找到让她觉得眼熟的缘由。
ai作为非当代的黑科技,速度可谓超乎寻常,它只用了不到0.00318秒钟就搜索完毕,共计确认了七个结果,当然,叶千盈刚刚温习过的那份记录也包括在内。
除了那份记录之外,其余的六个数字,不是巧合相似,就是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
叶千盈有些失望,却并没有因此放弃。
正相反,她骨子里那股倔强的韧劲儿却反而被激发出来,叶千盈打起精神,给自己泡了杯茶水,直接和这个数据死磕上了。
她先是翻了一遍近期所有的实验报告,把之前的噪声反应和自旋极化电流的部分都调出来对比着看。哪怕是因为仪器、cao作、或者是不明原因而失败的报告,也没有被叶千盈放过。
手边堆起了一大叠记录,电脑里也不知道反复打开了多少文件,叶千盈的工作进展依旧停滞不前。
灵光一闪的思路,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叶千盈暂时停下了自己的工作进度,她用手掌撑住额头,心里倒并不感觉十分气馁。毕竟这种瓶颈似的工作感受已经是她的工作日常,也是大部分研究者的工作日常。
就像是滴水穿石一样,穿透石头的那一刻终究十分稀少,而一滴一滴不知疲倦的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