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的结果,然而曾经被倾斜过的那些教育资源,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选择效力其他国度的顶级人才们,固然有自己的苦衷;然而潘少将作为军职人员,却也有属于他的立场。
世间大事,莫过生死。
——就在祖国的边境,潘少将的同袍们,那些或许才成年不久,面容还年轻的小伙子,每一天都站在危险的最前线。
要让潘少将说,和那些军人比起来,难道让这些学者少买一辆车,少住几平米的房,就割掉了他们的rou吗。
他见多了钢铁般的意志,便鄙弃软弱。他常与崇高的品格为伍,便厌恶因利益而忘记故国的行止。
就连叶千盈,当时大学军训期间被雨淋了想偷懒,让潘少将见到,他都在心里批评了几句小姑娘的娇气。
听了这一连串的肺腑之言,叶千盈笑了笑。她给潘少将倒了一杯茶水,潘少将喝了两口,情绪终于缓和下来。
“你猜到我今天来是要做什么的了?”
叶千盈爽快地点点头,自嘲道:“我是狗大户,对这个流程家学渊源,自然熟悉。”
潘少将和叶千盈同时大笑起来,过了好一会,潘少将才拿手指对着叶千盈点了点:“你呀。”
他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虽然你是明白人,但我习惯把话说透。对国家来说,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到了需要治理的时候了。
“比起政策上的硬规定,我们更希望采用思想上的软手腕——叶千盈,国家需要你。我们想要把你树立成青年一代的学者标志。”
叶千盈安静地看着潘少将,脸上的神色没有一丝意外。
“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潘少将微微一笑:“很简单,而且都是你正在做的。两件事情,一言以蔽之——第一,尽情发展你的才华,第二,矢志不渝地爱你的祖国。”
第一百六十章
在论文发表于《sce》期刊后不久, 叶千盈的名气很快在国内各大官方媒体、自媒体以及纸媒等多线推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了群众的视野中。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各种五花八门的省级奖项、国家给予科研人才的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