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所言,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朝臣,皆低下头去,不敢再动不臣之心。
他如此而言,若是常人早就暴跳如雷,但李灿却面容淡然,丝毫不为所动。
甚
至在萧博远说完之后,还问了一句:“首辅大人,可说完话了?”
萧博远并不理他,只对着众臣道:“本官言尽于此,还望好自为之,是背负骂名苟活于世还是流芳千古,端看诸位良心。”
这哪里良心,这是要人命。
李博远说完话,冲着天宝帝行过大礼,然后便自顾自坐回位置上。
殿中顿时又安静下来。
然而李灿未言,却又另一人直起身来,扭头看向萧博远。
“萧大人此言差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就是为天下百姓,忠臣才应选立明主,而非愚忠。”1
张承泽冷冷道:“萧大人之所以慷慨激昂,无非是无法效忠太子殿下而已,你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不过已是弃子。”
萧博远并不理他,自顾自吃茶。
张承泽一拳打入棉花里,脸色一沉,越发不忿。
他资历比萧博远高,侍奉了两朝帝王,却偏偏要屈居其下,如何能忍?
“你若现在不归顺明主,待到太子殿下位主太极,你且待如何?”
萧博远这时才看他一眼。
“若不成?”
张承泽道:“勤王军已到太极宫门处,萧大人还是不要妄想。”
萧博远没有说话。
张承泽抬头看了一看李灿,在他的眼神示意下,又看向赵瑞。
“赵世子尚且年轻,还未成亲,若能陪伴太子殿下成就大事,又何愁没有如花美眷,远大前程?”
他如此卖力拉拢赵瑞,为的不过是赵王归顺。
开国之初,第一任赵王伴随高祖皇帝打天下,自此之后,历任大齐皇帝身边,都有一位孤臣。
李灿是有篡位之心,但如此篡得宝座,总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
若能有赵王鼎力扶持,便也少了几分丑态,多了几分理直气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