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也已经提前激动了起来。
毕竟,如果说110米栏这个项目对于外国的田径迷与观众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径赛项目的话, 那么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 甚至可以称为许多中国人的田径启蒙之光。
就像是如今的田径王国路摊, 其中就有不少田径迷,完全是因为十多年前的跨栏盛世而入的田径坑, 而就算不是因为当年的跨栏盛世入坑的田径迷, 在他们心里,中国的110米栏,也绝对是一个和其他项目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的项目。
正是因为110米栏, 正是因为曾经的栏王,正是因为曾经强大到足以在诸神时代都鼎立在世界之巅和那些‘跨栏诸神’并肩的栏王,才让许多田径迷们第一次在田径这个项目上感受到那种刺激到头皮发麻的感觉。
虽然随着栏王的退役,一切仿佛又都回到了原点,但是栏王时代仍旧给中国的田径项目留下了诸多痕迹。
例如在田径项目中,中国的体校学员在多个项目中天赋判定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会更愿意选择110米栏项目的学习。
例如哪怕是现在,街头随意找一个路人让他回忆田径项目的巨星,十之八九仍旧是栏王的名字。
例如问起田径这个大项底下有哪些小项目,除了100米、200米这些短跑项目之外,大多数人更是会第一时间想起110米栏这个象奴。
甚至于,国内各个体校、田径省队中,资源配置最好的项目也一定会有110米栏,国内的田径项目研究中,论文成果最多的项目,也仍旧是110米栏,更甚者,钻石联赛也因为栏王的缘故,于是在中国的钻石联赛分站赛中,永久性地固定了110米栏这个项目的比赛……
凡此种种,这些在人们不经意间完全不会在意的细节,真正堆叠起来,却会让人恍然惊叹——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力量,却竟然在一个行业之中,留下了这么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曾经那位栏王的存在,国内的田径迷们对于后来者总是免不了有一些挑剔的目光,觉得这些后来者这也不如栏王那也不如栏王。
而很快,田径迷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按照当年对待栏王的观点去看待这些后来者,那么根本就不可能找到一个合格的‘栏王继承者’,也会给那些‘栏王继承者’带去不应该又的过分压力,让他们在比赛之中总是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