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七八米高的砖台上,与中殿二楼正对。把这里作为舞台,正方便皇上他们在二楼观赏。
颍王在这里安排了七八个太监宫女,为我们提供服务。我看到那幅请人特别绘制的泛舟江湖的背景幕布已经挂上了。十几盏灯笼也按照前中后的次序挂好了。
此时皇上与王公贵族们正在御花园赏梅,下午稍事休息,日暮时分就会移驾来此,我们还有时间再排练一下。
请小太监找来一幅巨大的枣红色的帷幔,挂在与中殿相对的一侧,将亭内的一切遮蔽起来。
将各种程序与负责的太监宫女排演了几遍,直到大家配合得天衣无缝才作罢。仔细看了看,应该没什么遗漏的了。玉筝此时蓄好了精神也寻了来。两人于是到方亭后的郁仪楼内暂歇。
第八章 舞歌
天色渐暗。初冬的夜悄悄来临,四下里次递亮起了灯笼,照得整座麟德殿灿如白昼。
听外面的声音,宴席已经开了。颍王派来的小太监悄悄来报,说是王公贵族正向皇上祝寿,再过一会儿歌舞就要开始了。
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我和玉筝起身悄悄从侧廊进到方亭准备。
朦胧的月牙儿淡淡地挂在东方的天空中。方亭中虽生了几处火盆,仍是逼人的寒冷。中殿传来的热闹的琴瑟争鸣,只衬着这初冬的夜越发的寂寞。
我靠着亭柱坐着,轻轻搓着快冻僵的手指,思绪胡乱地飘着。
玉筝轻轻地来回走着,伸展着手臂和腿脚。她已除了披风,只着单薄的舞衣,整张脸却笼着淡淡的红晕,美丽的大眼熠熠生辉。这才是真正的她吧,一个在舞台上能发光的女孩子。
我站起身来,拦住还在走动的玉筝,拿出玉梳,把她一头浓密的乌发轻轻理顺,又解开她的腰带,仔细结了一个蝴蝶结,把她跳舞时要用的软剑轻轻缠在腰带外。
她把我冰冷的手指放在手中搓热,两人相视一笑。
正在这时,小太监上来报知,下面就该我们出场了。于是和玉筝相携走到背景幕布后。只听外面传来一个尖细的高嗓:“颍王、安康公主献礼。”
前台遮蔽的帷幔轻轻拉开,中殿二楼热闹的宴饮场面扑面而来。我坐到幕布后的一角,这里从缝隙中可以看到全场。深吸一口气,轻轻拨响放在几案上的古筝。一阵清灵悠扬的筝声刹时在夜色中传开。喧闹的宴席慢慢安静下来。
和着序曲,身穿白色宽袖紧身长舞衣的玉筝一手握着红绸带,从亭顶缓缓降落,十几盏明灯同时亮起,红梅花瓣漫天撒下,隐隐的梅香弥漫开来。玉筝快降落舞台时,突然松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