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事,皇上震怒,斥责宰相李宗闵朋比为奸,贬黜为潮州司户,与王守澄不和的宦官杨承和、韦元素等“姻党坐贬者十余人”,女学士宋若宪被赐死。
随即,皇上擢升郑注为工部尚书,充翰林学士,得以充任近侍,深受倚重。
自此李德裕与李宗闵两位宰相都被赶出了朝堂,郑注与李训大受圣宠,权势熏天,一时群臣议论纷纷。
一日皇上退坐偏殿时,说起群臣的议论,深不以为然,对我说:“锦儿,你光知道宦官专权,可知在朝堂上,朕最生气的还有一事?”
“皇上说的是牛李党争?”
“不错。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啊!这牛李党争也是朕之心腹大患,朝堂大臣大多依附牛李两党,互相倾轧,不为朝廷出力,如今郑注李训把代表牛党的李宗闵和代表李党的李德裕统统赶出朝廷,虽说不能将党争之人连根拔起,至少可以煞煞他们的气焰,免得到时我们对宦竖出手时碍手碍脚,朕觉得郑李此举,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皇上说的是。郑大人和李大人确实聪明,这一系列的罢官运动,不仅打击了牛李两党,也除掉了大太监杨承和、韦元素,同时讨好了王守澄,让他放松警惕,方便以后行事,可谓一举三得啊。只是,为何宋若宪女学士也牵连其中?”我有些不解。这个宋若宪说起来也是大唐的名人,是著名的宋氏五姐妹之一。
据说德宗时宋氏五姐妹以德才被召入宫廷,时称“五宋”。大姐若莘自贞元七年以后,一直掌管着宫中记注、簿籍。她去世后,穆宗又令若昭接管,并拜若昭为尚宫,说起来也是我们内廷女官的最高长官了。宋家五姐妹中,若昭最通晓人事,宪宗、穆宗、敬宗三帝都称她为先生,六宫嫔媛和诸王公主驸马也都以礼相待,十分尊重她。若昭故世后,敬宗又令若宪代管宫籍。
若宪不但善文章,且有论议奏对之能,因在敬宗后,又得皇上的重视,以往宫中重大活动中,经常可见到她清秀娴雅的身影。名义上她虽然是我的上司,但因皇上的缘故,倒也并未对我摆过什么架子,只是也并未刻意靠上来,态度一贯冷淡客气。如此才女却被赐死,我心里难免觉得有些可惜。
不料皇上听了我的话,微微冷笑道:“你以为她是省油的灯?这么些年在宫中浸淫,早非当日那个清高孤傲的女才子啦。仗着朕之信任,在太皇太后面前挑弄是非,胡言乱语,不然你以为太皇太后怎会知你之事?哼,朕早想办她,可巧她就露了马脚。”
我微微一愣,原来如此,她原死于皇上的迁怒。偷眼看皇上,只见他似笑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