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家笑道:过了海州,是青口地方,起早雇脚,水路有船去的。
小玉也是高兴,回来给吴月娘说了。
吴月娘没什么说的,漂泊在外的人,能有个船带你回家,就不错了,吴月娘非常满足,跟着小玉上了船。
天晚,一顶小轿,一个丫头骑驴,一个男子抱个孩子上了船。
后生忙去搬行李,轿内走出一女子,进了前舱,放下帘子,催船家起航。
船行水上,一夜无话。
第二天起来,后生对那女子说:这船上还有两个女人,在后舱,也要去山东。
那女子说:有女人做伴好,就让她们和我们一起走吧。
船到安东县,突然刮起大风。
晚上,大风不止,又下起了大雨。
船上妇女乱成一团,大家点上灯,忙着往外舀水。
吴月娘叫道:小玉,起来看看包袱,休要湿了。
象是吴月娘的声音,那女人这才起身,惊叫到:大姐,你怎么到这里?
吴月娘吓了一跳,定定神,仔细相看,认出是孟玉楼。
瞬间,两人就抱在一起,抱头大哭。
天上的雨,船下的水,都化成乱世漂泊的泪水。
兵荒马乱,两人都走出西门家,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辛酸经历,又都走到一起,在漂泊的路上,邂逅相遇。
孟玉楼嫁给李衙内,升了严州府,陈经济去拐骗她,被赶回原籍,后遇金兵大乱,李衙内死了,在淮安府典了一处宅子住下,生一男孩,叫安郎,因许下海州清风顶三官殿去还愿,雇了船在闸口清江浦等候。
两人哭了一会儿。
孟玉楼停住,问道:大姐,怎的不见孝哥?
吴月娘听说,禁不住又大哭起来。
哭哭停住,吴月娘把金兵进城,母子离散等等给孟玉楼说了一遍。
说完,吴月娘问道:大姐,你怎么穿孝?
孟玉楼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问后叫过安郎,给吴月娘磕头。
安朗过来磕头。
吴月娘看见安郎,想起孝哥,不觉又泪如泉涌:有儿的,没儿子,没儿的,却有儿子,这世上的事,人那里想去?
风停雨住,姐妹俩在舱中歇息。
船到海州,吴月娘雇船回山东。
小玉上岸一问,说金兵到了济南府。
孟太后走后,大将宗泽守卫京城,金兵不敢从正面攻打京城,而是取道山东攻打京城,济南府刘豫投降,金兵很快占领济南。
吴月娘听说,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她呆呆坐地在船上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