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席话在王刚的心里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惊涛骇浪。
他走到杨丹菲的面前,双手捧起她伏在桌上的脸,爱怜地抚摸着,泪水顺着面颊悄然流淌,说:“丹菲,你受苦了,你过得确实不容易呀。”
“可是,”杨丹菲用手推开王刚的双手,又将脸伏在桌上,轻轻地抽泣着,说:“我没有想到,他竟然找到了你,而且使用了如此令人不齿的手段。”
“我不怪你,这是与你无关的。因为真爱无罪。”王刚安慰道。
15通过与杨丹菲以及热州市动物研究所其他人员的交谈,王刚获悉了事情的全过程。原来,杨丹菲高考落榜后,只在青岛市做了一年的保姆。中途回了一次家,她不好意思向家里人询问有无王刚的消息,更不敢问王刚是否到崂山找她。后来,她来到了北京市,进了一家公司做文员。1990年秋季,她忍受不了对王刚的思念,回家询问她的家人,是否收到过王刚的来信与电话。但家里人都说没有,杨丹菲以为王刚忘了她,已经彻底变心了。她变得很伤心,发誓也要考个大学文凭,混出个人样来。于是她在北京报考了夜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在上夜大的期间,她认识了王伟。那时的王伟为了考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也在北京的一家补习班读书。巧的是他们共用教室,常常是补习班结束,夜大班就接上。接触一多,两人便熟悉了。
“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有幸被选派到德国进修了两年。我看他学习刻苦,也是一农家出身,就……”杨丹菲说这句话时吞吞吐吐。
“就嫁给他了。”王刚接过话茬说。
“不是,我就暂时答应了他的求爱,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这已经是1991年底的事了。那时我已是二十四岁了呀。”杨丹菲说,“因为我一直忘不了你,所以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我没有与任何男人谈过恋爱。”
“哦?”王刚吃惊地瞪圆了双眼。
“你不相信?”杨丹菲似乎很失望。
王刚连忙否认。
“1994年11月,他终于学成回国了。正在这时,热州市他的家乡找到了他,盛情邀请他回乡效力。他本可留在北京,可是热州市提的条件很优厚,特别是可以把我安排进动物研究所工作,这一点太有吸引力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杨丹菲停了停,又接着说,“就这样,一到热州市,我就与他成婚了。”
“开始,他是一个挺不错的人。但不知为何,到了后来结交了一些朋友后,变得常常脏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