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复员,我叔挺生气的。”
“为啥?”父亲有点紧张地问。
“我叔希望我留在部队考军校。”
“哎,这也不能强求,主要还得看你的爱好。”父亲深叹一口气,继续说:“其实,考个军校,虽然可以一辈子不干农活,但是也不一定是好事。你看你叔,十八九岁出去,十几年啦才回过三次家,结婚、你爷你婆去世,每次只在家里呆两三天。就跟没这个家似的。”
母亲接着说:“就是,如果你也像你叔一样,在外面干事、成家,几年都不回来看我们一眼,我和你爸还有啥指望!”母亲说着赶紧抬手擦去眼角的泪水,不好意思地一笑,说:“你回来是对的,呆在新疆干啥!”
林大伟很高兴得到父母的支持,虽然他们的想法与自己的不同,但是,结果都一样,就是离开部队,回家。
父亲说:“这些年,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东西都变了,甚至完全颠倒了过来。比如说,20年前的人,尤其是农村人,只要能进城工作,弄个商品粮户口,都会被看作是几辈人修来的福气,更不要说能考上大学了。但是现在,大家已不太在乎你进不进城,能不能考上大学,而是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挣到大钱,越多越好。就拿你叔中学同学黄坚娃来说,在校时学习稀里糊涂,整天就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高二时被抓去劳教了2年,高中毕业证都没混到。但是进入社会后,先是开车倒卖木材,接着开矿,现在个人资产已超过千万,听说是咱整个地区的首富。”
母亲抢着说:“人家上半年,在西安一次性买了6套房子,把他的父母兄弟的家全部搬到了西安,子女全部进了省重点学校。开一部奥迪A6,就是电视上常作广告的那种车,出来进去,吆五呼六的,一幅成功人士,大老板派头,比镇长、县长还牛气。哪像你叔,考了个军校,到头来让你爷你婆空欢喜了一场,死了回来都没多余的时间。”
母亲的后几句话说得父亲有点不高兴,看一眼林大伟,有点尴尬地笑笑,好像这些差错都是他造成的,说:“世事难料,谁知道会变成这个样子呵。”
母亲有些津津乐道地说:“黄坚娃前年为镇中心小学捐了30万元,盖了一个三层教学楼,取了个名子叫‘黄全有教学楼’,用来纪念他老子黄全有。听说最近又准备給县一中捐款,搞什么奖学金。”
父亲实在有点不爱听,打断母亲的话,说:“不要老说人家的长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运气和活法。黄坚娃现在表面上很风光,实际上还不知道是啥事情呢。再说,风光一时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