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寺庙,前朝顺帝的皇陵就在定慧寺后山三里处。当年顺帝选皇陵选在这儿, 还发现了前朝的最有名的云宫和尚的真身。
顺帝亲自以礼祭拜将云宫和尚的真身用黄金棺材殓葬在了定慧寺。
自此定慧寺像是积了神仙烟火气儿似的, 祈福求子的极为灵验,京师许多妇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定慧寺来烧香添香油钱。
而来定慧寺的得道高僧也越来越多, 定慧寺的名气甚至传到到了西域。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名声大噪的寺庙, 竟然出了高价糊弄百姓购买香油钱和私放高利贷的事儿。
因着定慧寺是国寺一般的地位,若是这事儿被京师的百姓耳闻,整个大隋的笃佛诚善的风气算是到头了。
但是不处置, 这又和律法想违背。
现在定慧寺放的高利,不只是寻常百姓家, 甚至京师的孙家把家中祖传的十二亩肥田都抵偿给定慧寺。
刑部官员左右为难, 而晋王正好领刑部的差事, 这才在沐休时节也赶着来了王府。
“若没有孙家,这事儿还略微好办些, 只是孙家那等粗糙又得理不饶人的性子, 下官实在是为难。”刑部尚书苏大人将账簿递给晋王后, 背靠在玫瑰椅上双眉紧皱道:“定慧寺一倒, 怕是百姓思维上也跟着倒了……到时没了佛家的圈束,作jian犯科怕是要更上一层。”
晋王翻看着定慧寺放出的每一笔高利的账目,俊美的长眉紧紧皱了起来。
打大隋建朝以来,施行的便是佛礼相济的政策,想象之中的倒是不错,可明面上相像, 跟实际上cao作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放高利这事儿,不止定慧寺,其余的香火兴旺的佛寺都有此行为,虽说官府管制,可是有些大臣也是笃信着,被寺庙的僧侣随便一忽悠,也便睁一只眼闭一眼眼过去了。
所以,寺庙私放高利一事算是屡禁不止。
晋王原本是让刑部去调查孙家案子,没想到竟然调查出定慧寺这般多名目出来!
晋王立在窗前,手里捏着账簿,挺拔的身子岿然不动,透过一侧的菱花窗,只见点滴碎雪随着风飘飘扬扬的落下来的。
今年除夕前的雪总是毫无征兆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