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下午雪中受了寒,此时作起烧来了。
赵光义他们议的是军国之事,我昏昏沉沉,本也懒于留神。
只见赵光义召了大将曹彬上前问话。
当年金陵城破之日,这曹彬便是先锋大将。
我随陈光祖等朝臣仓皇出逃之时,曾在禁宫门前见过他。
那时的他,一身银铠,手中利剑在天际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度,剑刃之上甩落的点滴鲜血,被西沉的夕阳一衬,如同断线的绯色珍珠,带着一抹嗜血的绮丽。
他那模样,那漫舞天地的血珠,成了这许多年来,我午夜梦惊之时最为凄凉悲怆的回忆。
忽见他说话,不免留上了心。
赵光义轻轻呷了口茶,问:
“周世宗及我太祖皇帝,皆曾亲征太原,却屡战不克,是不是太原城壁坚顽,牢不可破?”
曹彬答道:
“世宗时,大将史超败于石岭关,人心浮动,军心不稳,故而不克。我太祖爷时,屯兵甘草地中,军中将士多被腹疾所困,北伐并不成行。绝非是太原城坚之故。”
赵光义搁下茶碗,微微颔首,再问道:
“朕欲现在举兵,平定北汉,爱卿以为若何?”
曹彬躬身抱拳道:
“现今,我大宋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伐吊,必势如破竹!”
赵光义闻言大喜。
宰相薛居正等却进言,契丹未平,北汉便有依援。若北汉坚壁不战,恐致师老而归。
但赵光义北伐之意甚坚,绝了众人议论,定下了北伐之计。
我不由感叹,唐末至今,纷纷扰扰历经五代十国,这最后一个北汉,怕也不日便要灭于宋国的铁蹄之下了。
再遥遥想起那地远天高烟水寒的金陵故国,不由得黯然神伤。隔了数日,北伐之事,已诸事齐备。
那日夜间,赵光义在长春殿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