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是很会用人之道吗?应该也有几个愿意付出的人吧?”
“这就是用人之道,自己不去做,总有一日会失去人心。日复一日,从内部土崩瓦解,随后有强权突袭将整个大厦摧毁。我们要看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
“难不成,你在暗喻皇帝的用人不善?”
“陈年积攒的病根,不是一个皇帝能做到的,”薛川碧坐到船头和乘船的说了些悄悄话,回来又继续说,“书上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走到这一步,谁都有责任。”
“你说这些大道理,他们未必不懂。”
“我看未必懂,鼠目寸光者看到这话心里就犯嘀咕:‘难不成我要为将来的那些人牺牲吗?’。想要做到好处,牺牲多大谁不知道。”
“有什么例子吗?”
“最好的例子就是汉文景,这两位可是过劳而死,据说留下的资本养活了好几代。其中有一代在位时,发生多次天灾都还有余钱济难。”
“先祖肯付出,后代确实舒坦不少。”
“不过也就这二位,之后就无了。”
“这种苦头,我要是做皇帝也不肯吃。生在这样锦绣溢满的黄金地,凭什么要吃这样的苦。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何必要牺牲这么大?”
“是了,当今世界,谁不这么想?他们既不知道平民如何生存,又不懂为什么他们非要埋头苦干不可。”
“还不是要仰仗他们,培养军队的钱财许多,你们保证自己没有依靠哪位?”
“自然依靠了谁,那位你也知道。”
“谁?”
“刚被陛下左迁的大官,姓周,和郑家、赵家有姻亲。”
“你们那是左迁集团吗?这叁家不是前后被迁的吗?”
“当然,原本众人还想忍耐,谁叫之后皇帝放任jian小谋害乔家呢?”
“原来如此,可这四家不是有两门已无人了吗?”
“即便无人也有名号,只要有名号,就有人愿意复仇,也有人愿意做点好事。”薛川碧说的是自古以来的起义方法,师出有名总是必然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