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婉拉回飘飞的思绪,就听见陈怀瑜说道:“娘娘千秋,觉民在大相国寺修行,不能亲至道贺,特意手抄了一本《法华经》,为娘娘增福增寿。”
“太子殿下这些年来倒是省事,每年陛下的万寿节和皇后娘娘的千秋节,送的礼都是一部手抄经。”淑妃不过二十几岁,在后宫之中是后起之秀,这几年来圣眷正浓,便有些恃宠而骄,暗地里老喜欢给皇后添堵。
听见珠帘之后轻飘飘的这一句,陈怀瑜面色微变。
“觉民十年清修,为国祈福有功,手抄佛经乃是一片赤诚,本宫看甚好。”皇后心中也闪过一丝不快,不过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的话却是连消带打、滴水不漏。
“嗯,说到太子,朕倒是想起一事,正要同皇后商量。”
“臣妾恭听。”
“昨日,钦天监正见天有吉兆,言君子有德,主储君归位。皇后所言,太子在大相国寺清修已有十年,的确是孝心甚笃、于国有功。既然天象有所预示,朕正想拟旨,命太子归朝。”
皇帝先前一点预兆都没有,却在今日突然借钦天监之名让太子归朝......在场众人都颇感意外,而陈怀瑜的嘴角却隐约挂着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皇后心中虽不乐意,却也不敢公然违抗:“既然钦天监有言,陛下已有决断。臣妾这几日就命人将东宫打点妥当。”
“皇后贤德。”
帝后二人皆不再言语。一段歌舞之后,安伊起身走到了中间:“姑父,姑姑,今日美酒佳肴,岂能无诗?安伊斗胆,想请座中的姐妹们作诗助兴,不知可否?”
“朕准了。不过今日是你姑姑的千秋,这宫宴还得你姑姑说了算才好。”大事已定,皇帝的心情极好,像小孩子作诗这样的事,他倒乐意给皇后留面子。
“多谢陛下。”皇后不好驳了他的兴致;“那安伊准备怎么个作诗法?”
“平日里我们闺阁之中的姐妹们,也时常在一起作飞花令。彼此熟悉了,反倒是无趣。安伊想,有其主必有其仆,不如今日,就让姐妹们的丫鬟代主子作诗,安伊不才,愿做令官。做的好与不好,只图博陛下和娘娘一笑,如何?”
☆、对诗
“就数安伊从小鬼点子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