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女官转交给先帝,但先帝始终守口如瓶,若非皇帝后来寻访到那位女官,从她不甚清醒的只言片语中套得真相,只怕陈年往事将会随着先帝下葬,永远长眠地底。
讽刺的是,先帝精心掩盖的秘密,最终却被亲生孙子掘出,交由亲生儿子昭告天下。
若他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估计要气得吹胡子瞪眼,大骂不肖子孙。
两人却浑然不以为惧。
追本溯源,沈皇后亡故、前世颜家灭门、两人无奈错过,还有这辈子的诸多波折,一切都是因先帝而起,从他这里讨点东西,也算微不足道的补偿。
天未亮时,长安城的禁军抵达山脚下,谢都尉接到探子回报,从容不迫地列阵迎敌,但禁军却仿佛被定在原地,没有再继续前行。
直到一缕晨光撕破天际,越来越多的援军聚集而来,谢都尉倏然变色,只觉如坠梦中。
若要调度附近各州的兵马,最快也需三四日,他们这般行动迅捷,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他顿时方寸大乱,怀疑有内鬼走漏风声,但眼下已无暇让他慢慢揪出叛徒。
其余将领都慌了神,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别无退路,干脆牙一咬心一横,下令攻入皇陵。
不成功便成仁,就算事败之后难逃一死,有宣王垫背也稳赚不赔。
但愿谢将军在洛阳已经得手,将来还能为他们追封些许功绩。
至于践踏皇陵,可以扣给宣王和那些禁军,史册向来是胜者书写,届时他们反倒会成为守护先帝陵寝、英勇就义的忠臣良将。
恰在此时,一阵滚滚如雷的马蹄声卷过地平线,恍然间,仿佛山体都为之震颤。
洛阳的精兵赶到了。
先前在山下吸引叛军视线、为京城兵马绕道而来打掩护的长安禁军和各州支援完成任务,也不再停歇,一鼓作气冲上山,前后夹击,将叛军包抄其中。
情势瞬间发生了转换,巨大的兵力差距下,叛军不堪一击,到傍晚时,已死伤惨重,幸存的眼见兵败如山倒,也接二连三失去斗志,缴械投降。
当晚,骊山行宫灯火通明,宣王令禁军短暂修整后迅速调头回长安,稳定西京局势,同时连夜审问俘虏,确认了参与这场动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